·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 ·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
    简体/繁体
首页 新闻简报 服务指南 专题聚焦 政策法规 商务资讯 创业园区 浙台情缘 台企巡礼 教育园地 历史回眸 浙江美景 台湾百科 台办介绍 信息公告 台办信箱
 政策法规 更多>>>
[交通运输] 关于公布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海上直航政策措
[交通运输] 关于促进两岸海上直航政策措施的公告
[交通运输] 关于台湾海峡两岸间海上直航实施事项的公告
[交通运输] 台湾海峡两岸直航船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投资贸易] 关于促进两岸农业合作、惠及台湾农民的若干
[金融税收] 关于海峡两岸海上直航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
[两岸协议] 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全文)(2009
[两岸协议]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全文)(2009.04.26)
[两岸协议] 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全文)(2009.04.26)
[两岸协议] 海峡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协议(全文)(2009.
 创业园区 更多>>>
[台湾农民创业园区] 浙江首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温州开园
[台湾农民创业园区] 浙江颁发ECFA签署以来首张台湾农民创业园个体执照
[台湾农民创业园区] 浙江已建有七个台湾农民创业园
[台湾农民创业园区] 首家台湾企业进驻庆元台湾农民创业园
[台湾农民创业园区] 慈溪市扎实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
[台湾农民创业园区] 浙江嘉兴秀洲台湾农民创业园开园
[省级] 兰溪经济开发区
[省级] 金西经济开发区
[省级] 金东经济开发区
[省级] 金华经济开发区
 商务资讯 更多>>>
[项目] 打造下沙第一风情街区,坐享新城核心商业盛宴
[展会] 2011嘉兴国际机床工模具及塑胶工业展览会
[展会] 2011第六届中国(温州)机械装备展览会
[展会] 2011第十七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义博会)
[展会] 第六届中国(温州)机械装备展览会
[展会] 第四届中国义乌家装建材博览会
[市场] 浙江专业市场概况
[市场] 中国小商品城
[市场] 中国轻纺城
[人员往来] 大陆居民与台湾居民婚姻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服务指南 更多>>>
[书讯] 我们离真正崛起还有多远?——读《中国骄傲》后感
[书讯] 我在《散步》——读瓦尔泽的《散步》有感
[书讯] 五味杂陈的中国乡愁——评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
[书讯] 文澜读书:浙图邀你追寻老字号的"前世今生"
[书讯] "爱阅":戏剧《小社会》"普通人与戏剧"主题沙龙
[书讯] 被通缉记者仇子明小说《潜伏在资本市场》即将上市
[艺讯] 建党九十周年纪念封发行 胡锦涛总书记题词
[艺讯] 向党的生日献礼 浙江美术作品展开幕
[艺讯] 中国美院雕塑家为感动浙江人物造像
[艺讯] 《辉煌中国》书画集首发
聚合美丽乡村建设的“两岸力量”——第三届海峡两岸乡村振兴论坛侧记
2020-10-30 09:50:26     华夏经纬网

  新华社宁波10月29日电(记者赵博、肖逸晨、顾小立)“自从借鉴台湾经验开拓‘文旅+农业’模式,我们正逐步形成‘一镇一品一线路’的乡村产业开发新格局,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越来越响亮。”手捧最新开发的“阳明茶”伴手礼盒,余姚市乐众传统文化传承体验中心负责人翁永建满脸笑意。

  深耕乡村数十载,翁永建在当地颇负名望。然而,由乡村规划设计转向农产品推广运营时,这个足智多谋的生意人陷入了沉思。“浙东丘陵多山水、少耕地,无法照搬华北平原那种大规模农产品产销的经验。”他回忆说,量上不去,知名度就难以打响,更遑论打造品牌。

  直到两年多前,通过地方台办了解到台湾精致农业的发展状况,翁永建找到了灵感。河姆渡稻谷体验、梨洲竹艺体验、四明山茶文化行旅……一条又一条依托在地文化与特色农产品而创建的观光线路蜿蜒浮现,让散落山水间的农业资源不断整合,最终形成品牌、走向市场,为海内外消费者所知。

  金秋时节,翁永建来到正在浙江宁波举行的第三届海峡两岸乡村振兴论坛,期待收获更多“脑力激荡”。这场以农为题的两岸交流盛会,吸引了两岸200余位学者及业界代表,其中台湾嘉宾近百人。

  “台湾在现代农业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民宿以及乡风文明方面都有很多先进经验和实践探索。希望能借助论坛搭建常态化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走文化赋能、美学升级、品牌营造转型之路,让论坛成果更好造福惠及农村发展。”宁波市台办副主任方晴说。

  社交媒体碎片化传播、匠人矩阵、“直播+台湾茶”……余姚商人的心愿在一场题为“茶与心学”的沙龙活动上得到了满足。出身台湾茶农世家的福建长泰明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冠颖、致力台青电商培训的杭州郭少三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政镓,先后分享了围绕小小茶叶展开的农业开发实践。

  与两位创业青年一样,期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展身手的还有台籍教师、湖北经济学院环境与产品设计系副教授张示霖。在台南成功大学求学时,他就多次跟随老师西进大陆,到福建、浙南等地开展古村落调查。

  “我始终记得初见老屋时的激动心情,课本上模模糊糊的影印图终于变成了活建筑。”张示霖说,“老师总是说,我们这个专业的前景在大陆,只有不断投入乡土实践,才能汲取充足养分。”

  4年前,张示霖选择“登陆”任教。忙碌的教学工作之余,他积极参与福建省永泰县同安镇古村落营建项目,在泥土的芬芳里深切体会“留住乡愁”对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此次来甬,张示霖还经历了一段珍贵的“私人行程”。在地方台办协助下,他第一次回到祖籍地——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孔家潭村,与族人相见、参访宗祠并获赠宗谱。

  “我非常认同大陆提出的乡村振兴理念,可以更好传承和发展孕育于广袤农村的中华传统文化。”站在具有浙东特色的竹艺非遗产品展示前,张示霖说,“如果有机会,我愿以专业所长贡献家乡故里的乡村振兴建设。”

  为期两天的第三届海峡两岸乡村振兴论坛上,两岸嘉宾以农会友、互学互鉴,有喜却也有忧。从事文化传媒工作的台胞徐慈莲在1个多月前克服重重困难,从岛内前往厦门参加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后,就再没回过台湾。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和民进党当局阻挠两岸交流的双重影响,如果回去,很可能就没有机会再出来。”她说,两岸交流是好事,两岸之间多走动、多沟通,才能互相理解,携手共创美好前景,“不明白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

  收录了浙东绿茶、福鼎白茶和台湾高山乌龙茶的“阳明茶”寄托着翁永建的心愿:去台湾亲自走一走那些耳熟能详的观光农业线路,向曾经启发过自己的岛内同行表达谢意。他说,只要两岸交流不断、民间合作不断,相信未来的某一天,这个心愿一定可以实现。

来源: 新华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