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中华文化 观灯会猜灯谜舞狮子正月十五红红火火闹元宵 话说元宵
元宵与七夕:哪个才是“中国情人节”?
华夏经纬网   2017-02-13 09:19:40   
字号: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七夕西安百人齐聚湖畔着汉服“乞巧”。张远 摄

  中新网北京2月11日电(上官云)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传入中国后,受到了不少年轻人欢迎。不知从何时起,传统的七夕节被称作了“中国情人节”,一度引起讨论。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强调,就国内民俗来说并没有这个说法,如果一定要说有类似西方情人节的节日,那么元宵节更接近一些,“元宵节有十分热闹的灯会,平时不出门的女孩子也可以名正言顺上街游玩,扩大和异性交往的机会”

  随着“七夕”渐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各路商家也纷纷趁机推出促销活动,热闹一时。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据新华网报道,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冯骥才曾表示,七夕节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按照民间传说,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双方对爱的承诺,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因此将“七夕节”称为“中国情人节”并不妥当。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重庆100米悬崖上15对情侣“鹊桥”牵手过“七夕”。陈超 摄

  记者相继采访王娟、高巍两位研究民俗的专家,二人均表示将“七夕”称为“情人节”是误读了这个节日的内涵。王娟表示,七夕那天,女孩子们会参与“浮针求巧”等一系列活动,重点是是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

  “七夕是传统的乞巧节,也在那个时候天气已经快要变冷,人们开始准备过冬衣物,旧时,女性是这个节日的主角儿。”高巍也说,七夕的主要习俗是拜巧女、吃巧果,女孩子还会比赛谁的针线活儿更好。而元宵节则略带“大众狂欢”的性质,深闺中的女子亦可出门观灯,与异性相识、相会,相较而言,元宵节才更像“中国情人节”。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迎七夕 婺源篁岭回归“乞巧”传统。王健 摄

  的确,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流传下来的诗词中有不少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曾写道:“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相对于其他一些节日、节气,元宵节保留下来的民俗略多一些,这与其重视‘闹’的特性有关。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特色,元宵节女子出门观灯、男女约会的习俗反而被淡化了,而七夕由于牛郎织女传说广为流传,也在一定程度上令其易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高巍同时表示,对这一称谓也无须过分苛责。

  高巍同时表示,近年来由于社会关注等原因,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习俗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活动也越来越多,但继承、发展这些有益民俗仍需要政府积极引导,老百姓真正参与进去,才能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元宵佳节习俗多:闹花灯放焰火 过桥摸钉走百病
·湖南南岳庙会元宵上演系列民俗表演 “旅游+文化”备受追捧
·新疆各族民众欢度元宵节 展示多元文化
·浙江浦江“虾兵鱼将”闹元宵 恍若置身水底世界
·福建长汀“闹春田”客家乡村狂欢节激情四射
·河北千年古镇胜芳镇的年味儿:花会、灯展“闹”元宵
·青海塔尔寺上演传承280余年“跳欠” 祈福国泰民安
·宁波前童元宵行会:童氏族人世代传承守护百年
·千年古云中端出“文化盛宴” 中国知名社火“声动江湖”
·浙江安吉“踩街”闹元宵 谱移民文化协奏曲
·贵州雷山舞龙闹元宵 国际龙灯队赢掌声
·洛阳举办失传已久黄河灯会 再现武皇黄河祈福
·福建闽南摔泥巴节 越摔越快乐(组图)
·中国民间花会艺术“正定高照”:传统中展露新机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