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中华文化 中国土司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新闻
湖南省文化厅厅长李晖:老司城保护开发从五方面着力
华夏经纬网   2015-07-23 14:20:25   
字号:

    华声在线—湖南日报7月5日讯    永顺老司城遗址申遗成功,填补了湖南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空白。今天,湖南省文化厅厅长李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后老司城的保护和开发,将从5个方面发力使劲。

    一是明确重点,加强保护力度。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坚定不移保护好原遗址、原生态、原文化、原居民。

    二是加强宣传,增强保护意识。通过媒体宣传,增强群众保护意识。

    三是加强规划,增强管理意识。在遗址范围内禁止开发,限制游客数量和频次。通过建设博物馆、遗址公园,认真做好老司城文化的展示和利用。

    四是加强结合,加快扶贫步伐。将老司城遗址保护工程与改善周边民生的惠民工程有机结合起来。

    五是加强引导,做好申遗接力工作。湖南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还有2处,即侗族村寨、凤凰区域防御体系。将组织各级文化系统力量,学习和借鉴老司城遗址保护模式,传承保护好文化遗产,做好申遗接力工作。

    永顺老司城申遗成功备受文物专家关注

    共享成果 共同保护

    “申遗成功后的永顺老司城遗址,将成为湘西乃至湖南文化遗产的龙头,极大地带动和促进湖南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今天,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局原副局长龙京沙在接受湖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湘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仅永顺老司城周围的文物点达280多处,与土司有关的城址、城堡就有10多处。同时,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是湖南最多的。龙京沙说,文物保护不应只是政府和专家做工作,还需要民众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所有世界遗产保护好的案例都离不开民众的积极参与。老司城遗址“入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让社会各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共享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对待文化遗产,不能太“任性”,重申报、轻保护的做法绝不可取。

    童明康说,国内包括世界遗产在内的不少遗迹都存在过度开发问题。一些地方将历史建筑改造成豪华酒店,为收取门票不限制游客数量,打着文物保护的幌子,实际算的是经济账。

    他说,通过申遗立刻吸引大批游客并不现实,而且申遗理念一定要正确:申遗第一是为了保护,第二是为了保护,第三还是为了保护。也只有做好保护,文化遗产才能可持续利用,更好地造福于民。相反,过度开发利用只会加快文化遗产的消失。

    “大湘西旅游品牌一次大飞跃”

    7月4日,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组成的中国“土司遗址”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喜讯传来,湖南旅游业为之振奋。

    湖南省旅游局副局长高扬先认为,此次申遗成功,对永顺乃至自治州、湖南的旅游都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在他看来,永顺的旅游点虽然很多,但核心景区不够突出。要充分借助此次重大契机,将老司城、猛洞河、芙蓉镇(王村)等景点“捆绑”起来,整体运作,将大大提升游客的兴趣。

    自治州旅游局局长欧道胜说,这是永顺乃至大湘西旅游品牌一次大飞跃。他认为,永顺目前要做的,是建设好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服务好各地游客。

    永顺县旅游局局长欧阳昕透露,永顺将加大当地旅游的宣传力度,以老司城作为主要核心景区,与猛洞河、芙蓉镇等一起打造,三大品牌形成一个更具冲击力的市场,推动永顺乃至整个大湘西的旅游发展。

    别样方式庆老司城申遗成功——

    湘西三青年创作《不老如我》

    7月5日,永顺县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当地人用各种方式进行庆祝。

    一条《不老如我》的微信,正在湘西及关注湘西的微友间快速传播,微信里一个湘西苗家汉子高亢嘹亮的歌声传出:“一重山,两重山,万马奔腾向何方;衙署前,宫殿后,人间换了旧模样;你问我是谁,他们叫我老司城……”

    这是3位湘西土家族苗族青年,用微信传播他们自创、自编、自唱的歌曲,表达他们欣喜若狂的心情,点击量已达1万多次。

    词作者,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艺创作研究所的土家族青年黄摩崖,他也是恒大公司的签约歌词作者。曲作者则是自治州群众艺术馆土家族青年方卫国;演唱者是省民族歌舞团的苗族男高音张明松。为了进入时代情境,他们专赴永顺老司城遗址采风。

    歌曲中,还别出心裁地运用了湘西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如土家族咚咚喹的唱词:咚咚喹,咚咚喹,永顺街上打鸡去。还有苗族傩堂戏的唱词:你不忙,你不慌,开山一步踩傩堂;土家族哭嫁歌唱词:树长大了要生丫,女儿长大要出嫁;溪洲竹枝词:红灯万盏人千叠, 一片缠绵摆手歌。部分用童声进行演唱,古丈县10岁苗族女孩向小康唱得如诉如泣,将听者带入湘西土司王朝的特别意境中。

    《不老如我》的歌词,突破了乡土歌曲中“美丽的”、“神奇的”这样的传统窠臼,挖掘“老司城”这一名称背后的深厚意蕴,围绕着“有与无”、“见与不见”,讲述兴衰,对遗址以“俯瞰”的视角来“审视”,既发出历史感叹,又归于岁月平淡。

    “做臂膀,做栋梁,当年战功喜欲狂;且听那片河滩声,滩声呜咽诉衷肠。我为何在此,因为我叫老司城;我守着红日与白月,守着八百多年家邦;没见过天涯与海角,边疆与吾皇,梦里不知谁是客,古今代谢是沧桑。”铿锵的歌声在湘西崇山峻岭间、在老司城遗址上空,飘荡着……

 

 

责任编辑:李然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评论:申遗成功后莫过度开发
·千岁国槐被大风吹"断臂" 将修补树洞、安装立柱(图)
·中法志愿者共修缮贵州百年民居"金家院子"(图)
·多处传统古建遭异地迁建:有整体保护 有水土不服(组图)
·山西古戏台藏身广东豪宅 专家:文化灵魂已荡然无存(图)
·"百年举人屋"被拆 文化局:因多次改建已不属文物保护
·金华深山古村落遭遇"旧村改造" 拆还是不拆?(图)
·台湾舆论:“依法治国”为台商撑起更大的保护伞
·暴雨后江宁多处古建筑告急 "谁使用谁修缮"成空文(图)
·井冈山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道光老宅木板摇摇欲坠 前杨柳村部分老宅成鸭圈(图)
·南京明故宫铜牌大面积消失 被疑遗址管理有问题
·避暑山庄15项古建保护工程开工 预计10月底完工
·鼓浪屿加速申遗 居民日常生活与保护相协调(图)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