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中华文化 中国土司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贵州海龙屯土司城遗址
访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遗址 感受明代军事城堡遗风(组图)
华夏经纬网   2015-07-23 13:23:38   
字号:

访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遗址感受明代军事城堡遗风

图为贵州遵义播州海龙屯飞龙关遗址。 杨光振 摄

图为贵州遵义播州海龙屯新王宫遗址。 杨光振 摄

图为贵州遵义播州海龙屯进入飞龙关的唯一路径:三十六步天梯。 杨光振 摄

图为贵州遵义播州海龙屯进入飞龙关的唯一路径:三十六步天梯。 杨光振 摄

  记者杨茜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明朝廷调8省24万军队发动平播之役。节节败退的播州第29代土司杨应龙领1.7万人退守海龙屯,倚天险与明军对峙,山巅之上的屯内俨然一座城池。114天后,杨应龙败亡。415年后,海龙屯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车辆开出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城区,便行驶在盘山路上,延绵的群山之中。车行至山间一木屋前,必须步行前往。这里便是贵州遵义播州海龙屯遗址所在,山脚海拔970米,山顶海拔1350米。

  海龙屯建于山之巅,所在之处山势陡峭,左右深谷,前后重关,军事城堡的地理优势十分明显。记者看到海龙屯的石阶依山开凿,随石阶而上,站在海龙屯巨大的36步天梯之上,环顾四周,烟雨雾笼罩群山,众山尽收眼底。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明朝廷调8省24万军队发动平播之役。节节败退的播州第29代土司杨应龙领1.7万人退守海龙屯,倚天险与明军对峙,山巅之上的屯内俨然一座城池。114天后,杨应龙败亡,明军入屯“斩级22687颗”,“招降播民12万”。焚毁了海龙屯内所有建筑。播州从此改土归流,分属四川、贵州。明代理学家瞿九思编在《万历武功录》中称此举为“唐宋以来一大伟绩”。

  作为海龙屯目前唯一的解说员,这些史实从刘炬材口中变得“有血有肉”。刘炬材曾是居住在海龙屯上的海龙屯村双龙组的村民,听海龙屯的故事是1988年出生的刘炬材小时候最爱的休闲娱乐项目,长大后,向到访者讲述海龙屯的故事,也成了他最大的爱好。爬到山顶,记者走得气喘吁吁。而刘炬材最多时一天往返解说5趟。

  刘炬材的家以前也是考古队员在海龙屯的住所,从1999年海龙屯的第一次发掘,刘炬材与前来的专家便成为了朋友,亲眼看见并触摸大量的文物更是激发了刘炬材想要了解海龙屯的兴趣。“越了解越感受到这段历史的吸引力,更希望能将这些历史为更多人所知。”带着对家乡情感和自己的爱好,刘炬材从小时候的上山带路人转变为如今的职业解说员。

  在刘炬材的引领下,记者看到海龙屯借助山势修建城墙、关口,在平坦处修建土司行政、生活设施等遗址,目前遗存包括飞龙关、朝天关等9处关口,“新王宫”、“老王宫”两处衙署建筑群遗址、“三十六步天梯”等。

  走在遗址内,飞虎、飞龙、朝天、飞凤四关遗址仍在,飞龙关、朝天关保留着杨应龙亲笔题名的残垣断壁,修建于悬崖之处的古城墙仍透露着当年雄风,山顶新王宫的考古痕迹讲述着杨氏的故事。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播州战役结束了西南杨氏土司对古代播州历经唐、宋、元、明四代共700余年的统治。当年的军事城堡只剩遗残垣断壁,王宫殿宇隐于泥土丛中,明末西南地区的风云历史如今都在这无言的山石间。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2012年4月23日开始对海龙屯进行考古发掘,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考古队领队李飞告诉记者:“海龙屯作为军事城堡存在,在军事战役中毁灭。虽偏处西南一隅,但从羁靡之治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归流,完整见证了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变化。”

  李飞率考古队入驻海龙屯遗址900多天的时间,挖掘出土上万件文物。作为平播之役的主战场,海龙屯最迟修建于1257年,如今已有758年的历史,规模庞大,设施完备,是研究西南地区土司制度和军事关隘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

  目前,通过考古队研究已系统看清整海龙屯的轮廓,包括城墙的走向,关口的设置等,对屯内建筑群的年代、性质、历史变迁都有了超越以往的认识。同时,对于海龙屯如何修建也从神话传说建立了基本的认知,修建屯的建筑材料来自山顶三个采石场,还有砖窑和瓦窑。

  如今,海龙屯成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对海龙屯有着特殊感情的刘炬材和李飞,在开心之余也担忧,随着海龙屯进入世界视野,更多人将会前来,如何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遗址将是未来面临的严肃问题。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然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三处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含中国规模最大古代土司城遗址
·“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揭开遗址三重面纱
·中国土司遗址"打包"申遗成功 专家:并非一劳永逸
·中国“土司遗址”申遗之路
·中国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遗产总数48项位列世界第二
·遵义播州海龙屯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唐崖土司城叩开“世遗”之门(组图)
·永顺三任县委书记接力申遗
·温州矾矿拟申请世界遗产 仍保留"看门人"活遗址
·湖北神农架、广西花山岩画将申请2016年世界遗产
·唐崖土司城遗址谜团:是蒙古族还是土家族后裔?(图)
·申遗成功后保护需升级
·唐崖土司城遗址申遗成功 容美土司遗址或成其补充
·中国土司遗址"打包"申遗成功 专家:并非一劳永逸(图)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