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中华文化 中国土司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总揽简介
中国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遗产总数48项位列世界第二
华夏经纬网   2015-07-23 12:41:02   
字号:

    当地时间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8项,稳居意大利之后位列世界第二。

  此次申报的“土司遗址”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贵州遵义海龙屯。申报成功表明“土司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中国政府为保护这些珍贵遗产付出的艰苦努力,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各成员国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权威专业咨询机构的一致认可。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土司遗址”反映了13至20世纪初期古代中国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推行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遗存曾是中央委任、世袭管理当地族群的首领“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其中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贵州遵义海龙屯是相对集中于湘鄂黔交界山区的代表性土司遗址,在选址特征、整体布局、功能类型、建筑形式、材料和工艺等方面既展现出当地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又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尤为显著的土司统治权力象征、民族文化交流和国家认同等土司遗址特有的共性特征,是该历史时期土司制度管理智慧的代表性物证。

  “土司遗址”系列遗产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山地多民族聚居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这一管理智慧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有助于国家的长期统一,并在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方面具有突出的意义。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代表中国政府的发言中表示,“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使生活在中国西南山区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在中国更广大区域和更多民族间得到传播,中国政府在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努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肯定。

  他指出,“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以后,中国政府将恪守《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规定,积极落实大会决议的有关要求,继续加强遗址保护、管理和监测工作,并将致力于改善遗产地民众的生活,让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然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遵义播州海龙屯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唐崖土司城叩开“世遗”之门(组图)
·永顺三任县委书记接力申遗
·温州矾矿拟申请世界遗产 仍保留"看门人"活遗址
·湖北神农架、广西花山岩画将申请2016年世界遗产
·唐崖土司城遗址谜团:是蒙古族还是土家族后裔?(图)
·申遗成功后保护需升级
·唐崖土司城遗址申遗成功 容美土司遗址或成其补充
·中国土司遗址"打包"申遗成功 专家:并非一劳永逸(图)
·"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专家称实至名归(图)
·永顺老司城遗址成为湖南首个世界文化遗产(组图)
·永顺老司城申遗成功 湖南实现世界文化遗产零突破(图)
·中国土司遗产成功申遗 老司城遗址博物馆即将开放
·贵州遵义播州海龙屯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图)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