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09文化报告
2009不平凡的一年--两岸文化交流记录
华夏经纬网   2009-12-24 12:48:17   
字号:

    2009年的两岸文化交流一定会被载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史册,因为在这一年里,“中原文化宝岛行”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两岸故宫一个甲子的重聚,展开破冰之旅;两岸文艺演出市场方兴未艾、如火如荼;还有出版、新闻等各个领域的互动往来以及研究座谈,如此的文化盛世,不仅说明了两岸文化交流顺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更加说明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中原文化领衔
    地域文化宝岛大放异彩

    中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诚如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所言:“中原是中华儿女心灵的故乡。”连日来,从台北一路南下,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在宝岛上下处处奇葩竞放,光彩耀人,从灵魂深处赢得台湾同胞的高度认同。

    从台湾媒体专访河南文化名人,到《河洛风》演出、《武林风》亮相,从农民画展到民俗艺术展,“宝岛行”文化交流活动好戏连台,令人目不暇接。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说:“两岸同根同源,在文化交流方面有共同语言。此次宝岛之行,广泛宣传了中原文化,展示了河南形象,让台湾的老百姓和各界朋友,第一次零距离领略了河南文化的魅力和风采。”详细 

    继2006年台北与北京首次举办“两岸城市艺术节”,今年这一两岸间的文化交流互访活动“梅开二度”,主角则变成有着“东方明珠”之称的上海。台北市副市长兼代文化局局长李永萍十月十五日用“精锐尽出、叹为观止”八个字评价此间开幕的“两岸城市艺术节――上海文化周”。详细

    此外,11月11日,“安徽文化周”在台北孙中山先生纪念馆拉开帷幕。这次文化行的重头戏是徽派文化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黄梅戏、徽剧和京剧。文化周期间,还将举行皖版图书展览、签订徽台两地文化合作项目协议等活动。详细

    两岸故宫聚首 
    一个甲子的团聚

    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破冰”,相望于海峡两岸的故宫文物不再寂寞。9月22日,故宫博物院负责人宣布,故宫所藏的37件雍正时期珍贵文物装箱即将启运台湾,在台北故宫10月7日“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中亮相。这将是60年来两岸故宫首次共同举办文物展览活动。

    如今,政治的坚冰已渐消融,具有高度象征意味的两岸故宫交流提上日程亦属水到渠成之举。这是历史性的时刻,“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将开创两岸故宫文物联展的历史,开启并通向的是故宫国宝终将完璧的愿景。详细

    少数民族对话
    两岸邹人:三百年后再相逢

    祖国大陆首次全面介绍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拉开帷幕。本次展览中涉及的绝大部分器具都是直接从岛内收集而来,对于开创两岸少数民族交流有重要意义。

    在海峡的另一端,随河南“中原文化宝岛行”探亲联谊团回到自己的祖居地——台湾嘉义县少数民族邹人聚居的部落阿里山乡达邦村特富野社区,与阔别300多年的同胞见面。紧紧地握手,热情地相拥,共同诉说流转的时空与不变的亲情。详细

    两岸联合编纂《中华大辞典》
    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随着两岸间各方面交流的日益频繁,彼此的语言差异也逐渐显露出来。语言差异,不仅体现出两岸的文化特色,也给彼此间交流、交往带来了一定障碍。两岸联合编纂《中华大辞典》,可以说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为促进两岸交流,消除汉字应用差异所带来的障碍,未来3年内,两岸语言文字专家将联合编纂完成一部《中华大辞典》,用繁体字、简体字同列两岸词语,并统一地名、人名译法。详细

    11月在台北看大陆元素
    闪耀台湾文化舞台

    这个岁末,台湾的展演场地跃动着大陆元素。11月27日,第十届大陆图书展在台北开幕,大陆16个省市的70家出版发行单位,展出近3万册图书、近千种期刊,这是1994年首届大陆书展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书展;同一天,两岸交流23年来层次最高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也在台北拉开序幕,梅兰芳的戏服、曾经让小泽征尔痛哭跪地的阿炳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原音等亮相台湾;28日,第46届金马奖揭晓,大陆演员李冰冰、黄渤封后称帝,王学圻、余少群拿下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新人奖,入围的80部影片中,大陆影片占了41席……详细

    演出市场活跃
    两岸文化交流应走“纵贯线”

    两岸文化艺术界的其他门类由交流走向融合。大陆各省、区、市的最优秀的文物、剧目几乎都到台湾亮相,“秦兵马俑特展”、“永远的孔子大展”、“康雍乾盛代精华展”、“屈原的故乡——楚文化特展”、齐白石作品大展、吴昌硕书画艺术回顾展和中央芭蕾舞团、中国京剧院、北京人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上海昆剧团、福建闽剧、歌仔戏、南音、高甲戏等相继展演,荟萃岛内。

    大陆对台湾文化的接纳表现出了极大的包容性。大陆的市场给台湾艺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代表了台湾流行音乐的主要歌手已成为大陆演唱会市场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影视演员就更不用说了,很多台湾演员已长期定居大陆。高雅艺术方面,赖声川在大陆排演了多部话剧,林怀民的云门舞集也多次来京。

    当大陆民歌手陈思思到台湾举行个人演唱会,由于她隶属于解放军二炮歌舞团,台湾民进党打出了“解放军公然登台美女牌突破我防线”的旗号试图阻挠演唱会举办。良性的文化交流一定是双向的、互动的,现实情况是,台湾文化对大陆的输出,一路坦途,特别是流行文化长期处于“顺差”状态,而由于种种限制,大陆文化越过海峡却要艰难许多。在两岸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文化交流滞后于经济交流的状态急需改变。详细

    祖国大陆丰富多样的文化,将大大提高台湾文化的造血功能,台湾文化繁荣也就具备了持久性的潜力。两岸文化交流不该是单行线,应该走“纵贯线”。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启
    中华文化迎接大繁荣

    从2006年起,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先后举办了四场以经济议题为主的“两岸论坛”,达成很多重要共识,中央各部委在论坛期间宣布了一系列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发展的惠台措施,受到广大台湾同胞的欢迎,为改善两岸关系、恢复和振兴台湾经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认为,经贸与文化是连接两岸的两大桥梁,缺一不可,现在该是搭起文化桥梁的时候了!详细



    回顾2009年,两岸文化交流最大特点就是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密,层次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丰富。这种纵深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得益于长期以来两岸文化交流不断发展的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得益于近一段时间,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

    两岸文化各有所长,互有所需,双方差异性和互补性既是交流的基础,也是促进交流的动力。两岸关系转暖,“三通”逐步实现,这些都为文化互动提供了更加自由与开放的平台。2009年两岸的文化交流可谓承前启后,开创新局;2010年我们可以期待的更多。守望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让我们共同描绘中华文化大融合的盛况。详细

华夏经纬网综合

 

责任编辑:王佳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