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密码
  用户名  密码
安徽 | 重庆 | 贵州 | 海南 | 湖北 | 湖南 | 江苏 | 江西 | 天津 | 黑 龙 江 |
宁夏 | 青海 | 山东 | 山西 | 陕西 | 四川 | 新疆 | 浙江 | 辽宁 | 新疆兵团 |
网站导航
香港镜像
繁体简体
当前位置: > 专题 > 中华文化 > 2009文化报告

周立波笑侃大上海


2009-12-23 12:44:01         华夏经纬网

    2009年的上海,出现了“满城争说周立波”的文化奇观。用周立波的话来说,“一个人引起了一座城市的骚动”。 

    从石库门跳出来 

  7月18日,晚上7点半,上海美琪大剧院已座无隙地。石库门布景。吹烟机吹出一团淡淡的烟雾,粤语《新上海滩》音乐响起,石库门的木门 
打开,周立波穿着风衣,戴着墨镜,顶着“许文强帽子”跳了出来,在舞台上秀了大半圈。周立波一语未发,观众席已经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笑声。报幕员问:你这身打扮是许文强还是小马哥?周立波开口了:我是小马哥的粉丝周润发(停顿,观众大笑)的粉丝周立波。观众再大笑。 

  这是一个“非常上海”的出场秀。特别是从石库门里跳出来的动作,代表了周立波的审美观和文化取向。 

  这一晚的表演,周立波谈到了具有符号意义的高档消费区上海新天地。周立波在跟观众讲述“大上海”为什么值得骄傲,他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新中国国旗、国歌亦在上海诞生等,然后话锋一转:“80多年前,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知道新天地是块好地方”。顿时,观众席爆发出一阵会意的笑声,紧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喜欢逛新天地的上海白领们都看见了,中共一大会址就在新天地。时尚与革命,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元素,同生共处,它们之间并非“有我无你或有你无我”,不是互相否定,而是互相包容。 

  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也就成为“一个可爱的男人说一些可爱的事情”。 

    时事剧场,向前一步 

  周立波的时事“脱口秀”被用来暖场。这一夜,他照例说了几个事,周立波博客门事件、许宗衡腐败案、卢武铉自杀案,以及上海倒楼事件。周立波首先拿自己说事——本周上海最大的新闻之一是,周立波前妻开博客炮轰周立波。观众用笑声和掌声回报周立波的不回避态度。 

  接着,他调侃起上海倒楼事件,“绝对黑色幽默,一倒成名”,“睡下去的时候在床上,醒过来的时候在墙上”,他再加上动作表演“临门一脚”,令观众爆笑不止。 

  说完上海时事,说全国,说的是倒掉的深圳市长许宗衡。他挖苦道:“许市长在位时最喜欢讲,我是人民的儿子。人民养一个儿子不容易,养大一个,捉进去一个。”现场爆笑。这个段子,“笑侃大上海”里周立波表演了数次,但每次博得笑声都特响亮。这一次,他继续发挥,对官员自称是“人民的公仆”也很不屑,因为人民做主人,官员做仆人还是会向人民拿钱,人民还得提防着。只有当官员说“我是人民的老子”人民才放心,“因为老子不问儿子要钱的”。这么说时事,当然大快人心。 

  国际时事,周立波第N次说卢武铉,借机调侃陈水扁。对于卢武铉,周立波表示了敬意,因为一个人敢于用死来谢罪,“是个真男人”。然后周立波模仿表演起关在台北看守所里的陈水扁:“阿扁错了吗?阿扁错了吗?有种放我出去,我就去跳阿里山,当然是极限跳,后面有根绳子的。心理素质也太差了,(卢武铉)才几百万美金就跳崖,我几百亿都没跳。生命是很可贵的,阿扁一定好好地活下去,活到我不想活为止。”从全场表演来看,这个段子,观众的反应最热烈,不仅台下大笑,周立波自己模仿完,也仰头大笑,台上台下一起乐开怀。 

  “正常社会里,新闻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大的娱乐。”复旦大学哲学系李天纲教授是上海文化研究的知名学者。他注意到,周立波说的是“我们的政治,市民视角的政治”,历史地看,这是延续了民国时期上海租界里的文明剧的传统。滑稽戏,前身是1910年代出现的“文明戏”,1930年代演变为“独脚戏”。20世纪初期上海福州路、南京路舞台上所有的演出,都相当地“讲政治”、“谈时事”,机关布景,声光化电,古今中外,时事政治,全在舞台上,大气磅礴。对比而言,周立波比起当年还相差甚远。 

  “我觉得他是上海人中的另类,具有同城人所罕见的幽默感。这种幽默感对市民文化具有开创意义,同时,他正在推动上海市民学会消费‘国家时事’。”同济大学批评文化研究所朱大可教授这样评价周立波。 

    为上海人集体疗伤 

  记者请朱大可解剖周立波走红的原因,他说:第一,他表达出了上海人的自豪感;第二,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表达了上海人的集体记忆;第三,他的娱乐和时事模仿秀,制造了强烈的娱乐效果。他传承了上海人方言叙事的传统,而这种方言正在普通话的包围中衰退。 

  周立波则对记者说:“某种程度上,我激活了上海人的文化自豪感和城市荣誉感。” 

  回到剧场。时事暖场后,周立波开始切入“笑侃大上海”正题。他讲了一个关于“上海话没落”的段子——一个上海人判刑判了15年出来,实在没办法,到马路上抢钱,用上海话说:“钞票拿出来。”对方用普通话回答:“你说什么?”“皮夹子拿出来”(上海话)。“你说什么啊,你的态度不要那么恶劣么,请说国语好吗?”(普通话)抢钱的人只好用国语大声喝斥:“把钱交出来!”被抢的人这才一声惊叫:“抢劫啦,救命啊!”周立波表演完,一脸严肃地说:“现在上海拦路抢劫也要开(说)国语。”呼啦,台下笑声和掌声连成一片,非常热烈。周立波说出了上海人对上海话地位不保的集体忧虑。 

  这时周立波就像一个学者,他向观众阐述南北文化差异,城乡文化差异。周立波曾有一句著名台词引起诸多非议——“吃大蒜的怎么能和喝咖啡的在一起?”有人说,这句台词把“大上海主义”的优越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上海人清高,是瞧不起别人——上海人排外,连北京人都被上海人视为“乡下人”。且看周立波接招:“咖啡和大蒜没有谁高谁低,只是口味不同而已。说吃大蒜就没品味的人,说明他自身存在着一种文化自卑心理。非洲卢旺达人也喝咖啡,高雅吗?孔子也吃大蒜,低俗了吗?” 

  有人会说,这是周立波为自己的口误在“辩解”。但台下的上海观众接受这个辩解,他们会心地笑了。 

  周立波继续“暴露”“大上海主义”——海派文化是英美文化和江南文化交汇融合之后的产物,因为全国独此一家,所以海派文化生来就是被羡慕和妒忌的。顿时,掌声响成一片。周立波对记者说,他拥有上海人的认可就可以了,因为生活方式不同,“某种强加的认可是一种自取其辱”。 

  有人批评说,周立波现在的“海派清口”还只是演给上海小市民看的,潜台词是这座城市缺乏大市民和大市民文化。周立波对此很不屑,他更愿意用“成熟的公民”这种表述。他之所以说时事,不是叫板政治,而是因为“关心时事是一个成熟公民的表现”。 

  “他是愿意做的,自觉不说黄口,说清口,告诫观众,中产阶级首先应该是干干净净,有尊严的。他现在态度上还在调侃,更积极些,他是可以做的。”李天纲说。 

  周立波这样向台下的中产阶级观众解释上海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以及它的市民:“上海人含蓄,是李清照and the柳永的婉约派。上海拥有发达城市的气质,它是规则内的武林高手,规则外的谦谦君子。”对于京派与海派之争,周立波说,南北文化应互相了解,二者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你们拥有了阳光的灿烂,为什么不允许我们拥有月光的妩媚呢?”这段清口,比较清晰地传递了周立波的价值追求。 

  尽管上海是中国中产阶级规模最大的城市,但是周立波直言“上海人喜欢自扫门前雪”。因此在表演中,他明确告诉台下的中产阶级:“冷漠的人是不可能管‘闲事’的!” 

  周立波还对记者说,上海就全国而言是座精英城市,但是上海现在缺的就是精英文化,周立波是表演精英文化的,而精英文化的特点应该是冷静实在,优雅含蓄。 

  (《南风窗》2009年16期 陈统奎 王淑娟文)

来源:文摘报

 共1页  1 

 
责任编辑:王佳
发送给好友】【打印 】【 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网友:密码:
 
查看评论 已有() 条评论
本站检索
文章排行
精彩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