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09文化报告
名著改编雷、累!
华夏经纬网   2009-12-22 12:55:35   
字号:

    四大名著翻拍热潮席卷而来,虽然翻拍者踌躇满志,豪言壮语不断,自认一定能够超越旧版。但在人物造型、剧情和花絮公布之后,却被认为雷声滚滚。

    四大名著改编电视剧斗“雷人”

    新《水浒》英雄零缺点 武松李逵都变“乖”

   新《西游记》 唐僧戴上侠客斗笠 猪八戒造型很家常

    新《红楼梦》 妙玉头戴大红花

    新《三国演义》 高希希整容成功吗?详细

    雷人片段

   《水浒》之所以成为四大名著,正是因为他写活了108条好汉,人物鲜活有特色。但新版《水浒》的编剧温豪杰却表示多个人物惨遭大改:

  原作者施耐庵写得激情洋溢的“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将会变成“自卫过当”。

  新《水浒》把孙二娘设计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结果被害得不人不鬼,于是她开始报仇。务求让人对她产生同情且对她心生喜爱。详细 

    名著新拍岂能光比“雷”

    新《水浒》才上马就“雷声”一片,公布了首批剧照的张纪中新版《西游记》也没能逃脱板砖和口水。由国内专业雕像师先行制作雕像,再由好莱坞化妆师采办“行头”的师徒四人造型据说花了过千万元。但千万元没买来一个“赞”字,剧组自认猪八戒造型“非常可爱,脸上笑纹清晰可见”,观众则称“受不了”、“太(像真的)猪太可怕”。由陈司翰、印小天、刘晓庆、韩雪等加盟的浙版《西游记》则给白骨精来了一段前世今生,名叫“翩翩”的女子在做妖精之前曾和孙悟空互生好感,因为孙悟空“负心”,才做起了妖精。这边的“猪八戒”活生生像只真的猪,那边的“孙悟空”有一段还不清的人间债,《西游记》真正开上了无轨列车,不知漫游到了何界。再来,李少红版的新《红楼梦》此前就因酷似《白蛇传》的额妆而饱受争议,教人不禁恍惚,难道“比比谁更雷”一时成了名著改编的竞赛?详细 

    “翻炒”名著只剩下“闹”

    事实上,这不是翻拍四大名著,是“翻炒”四大名著。虽然都是翻拍,与上个世纪的四大名著电视剧相比,如今的四大名著翻拍热潮,未必能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浪拍到沙滩上。

    新版,颠覆剧情,造型诡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变成“自卫过当”,母夜叉孙二娘设计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唐僧戴着一顶侠客们常常戴的斗笠,猪八戒的脑袋几乎就跟真的猪头一样,显然是添加上“时尚元素”,玩娱乐,哗众取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态度”,当年拍摄四大名著电视剧,是把四大名著当作品来创作。如今,是把四大名著当成产品,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尽管时代不同了,人们对原著依然保持着一种忠诚,不希望把四大名著“结构”的似是而非。网友们猛拍“板砖”,也恰恰说明这点。

  遗憾的是,新版四大名著“翻炒”,都在宣称自己如何了得,好像能拍出“后无来者”的惊世之作。然而,投资动辄千万,乃至过亿,不过是为了强行情。却还没把“孩子”生出来就煊赫夺人,打造声势,“翻炒”的热火朝天,也只剩下一个“闹”字了。而如此“翻炒”,还是四大名著的最好的时代吗? 详细

    不止“四大名著”

    经典名著改变风云再起。有评论指出,一部《红楼梦》,满纸荒唐言,想怎么改编都没问题吧?但是网友突然发怒了,从化妆造型到剧情改编都被放到了明察秋毫的聚光灯下,发现原来这些人都在糟蹋名著,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时间网络上硝烟四起,炮火连天。

  最近是神话故事走红。尽管日全食到来,有关方面大搞科普教育,但是电视荧幕上,先民的无稽之谈,古人的白日梦幻想,似乎很对观众的胃口。一部接着一部,婴儿睡觉前就能听完的故事,可以编个几十集出来,甚至大有续集的势头,《天仙配》之后再来个《人兽配》,《牛郎织女》之后再来个《牛郎侄女》。

    影视的旋风眼下又进入了“诸子”时代。记者从国家广电总局获悉,目前申请“诸子”系列立项的电影、电视剧作品相当多,都在等待重大题材办审批,这让有关负责人感到“十分郁闷”。详细

    “雷人”改编该刹车了

    就在新版四大名著《西游记》宣布启动网络“海选妖怪”之际,广电总局发出《2009年7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其中特别强调,近期个别申报的剧目在毫无历史依据和文化因由的前提下,随意编纂神话传奇故事,尽显荒诞离奇,缺乏积极的思想意义,在误读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误导了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对于这类题材,各省级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对存在问题的剧目不予备案。

  从老版《西游记》开始,神话电视剧方兴未艾。《宝莲灯》、《白蛇传》还算得上神话剧中口碑不错的作品。其制片人李功达谈及广电总局通知深有同感。他认为,拍神话剧,要尊重传统文化,老百姓约定俗成的东西不该颠覆,必须本着严肃的态度,从古典文学中吸收营养,从民间传说中吸收营养,尊重流传民间的神话形象,这样就不会造成误读。“千万不要迎合低级趣味,不要流行什么就写什么、编什么。”详细

    名著怎样改编才不雷人?

    名著改编影视剧,本就已是“旧瓶”之“新酒”,作为流传已久的经典,四大名著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人物内涵,都具有一定的“规定性”,要把“瓶子”打破,毋宁换种酒名。君不见“无厘头鼻祖”周星驰就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的电影叫做《大话西游》,明摆着“恶搞”,观众倒是从中解读出了“后现代”的意味,成就了一段另类经典。

  当然,如今的“新酒”由何而来,新版名著剧的主创们也并非全无说法。新《水浒》导演鞠觉亮称,每个时代的观众都不同,需要的东西不同,十几二十年前的《水浒》跟现在的自然也不同,“我们的《水浒》是拍给现在的观众看的,例如80后、90后的新一代”。只是,导演们一厢情愿讨好“新一代”,80后、90后倒未必买账,到时,别等来一句“别小看了我们的智慧,低估了我们的审美”……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乐观地觉得这种经典题材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进行拍摄,即使是在同一个时期也是可以的。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公众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渴望、对经典文化接触的愿望还是很强烈,无论是制作者还是观众都是这样。

    2009属于谍战题材的天下,2010就要看四大名著的表现了!

华夏经纬网综合

 

责任编辑:王佳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