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09文化报告
中国作家离诺贝尔有多远?
华夏经纬网   2009-12-21 15:56:27   
字号:

    中国离诺贝尔文学奖有多远?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共同主席冰凌说,中国有一批作家具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实力。中国作家离诺贝尔文学奖就一步之遥,已经站在诺贝尔文学奖大门口了,就看你邀请不邀请,你邀请了,就跨进去了;你不邀请,这一步就相当千山万水。详细 

    中国文学得了“诺奖焦躁症”?

    这几年,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对“诺奖”可谓积累了很深的情结。每年的“诺奖”颁发前后,不仅中国的读者,还有国内的文学界,对于这个“诺奖”表达了颇为复杂的文化情绪,有焦虑、有期盼、有争取、有自信,也有失望、阿Q式的态度,甚至还有表示拒绝“诺奖”的……这种心态也许并不难理解,这是渴望世界文学对中国文学、对中国作家的认同,希望我们的文学、我们的中国作家融入世界文学的发展潮流,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爱之深,责之切啊。中国经济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也为其他国家的人民所喜爱,中国文学岂能总是处于世界文学的边缘的、被冷落的地位?详细 

    诺奖,中国人永远的痛?

    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有一份复杂的情结心绪,这倒是可以理解的。单看一下我们的近邻,早有印度诗人泰戈尔在1913年获此殊荣。1968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获奖。1994年,该奖再次垂青日本,大江健三郎登顶。若从被称为新时期文学发端的1978年算起,至今也已过去了30年,但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始终被炒得沸沸扬扬,比如某机构提名谁谁为诺奖候选人了;哪个国际著名大权威发话说谁谁是最有可能获奖的了;还是鲁迅最牛,人家早早的连提名都拒绝了;最遗憾的是老舍,本来可以获奖,结果投身太平湖,让日本人捡了个便宜(最近这个话题又被提及);1988年,若沈从文不在诺奖揭盖儿前驾鹤西行,那年就非他莫属了…… 详细

    诺贝尔奖与我们无缘,甚至大师也与我们无缘。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光研究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三十年吧?详细 

    中国作家,多少都有诺奖情结。现在越发觉得,可以休矣。毕竟作家的天职之一是取悦读者,尤其是母语读者,所以安安心,好好写自己的东西,才是正理。而且,我们有我们的茅盾文学奖。

    台湾作家余光中去年在庆祝80大寿时谈及“诺奖”,他认为,华人应该有自己的文学奖,“不要把诺贝尔文学奖看作世界文学奖,把它当做西方文学奖就比较好一些,因为它主要就是给西方语系”。详细

    冰凌强调,中国文学事业正处于历史的鼎盛时期,中国作家是世界文坛中一块重要的方阵,一批伟大的作品已经产生,而且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伟大的作品,对世界文学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不是中国作家的遗憾,而是世界文坛的损失。中国作家要有“亮剑”精神,敢于在国际文坛上“亮剑”。

    华夏经纬网综合

 

责任编辑:王佳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