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09文化报告
文化作品七宗“最”之《中国不高兴》
华夏经纬网   2009-12-18 14:49:30   
字号:

    最续集 ★★★☆

    入选理由:13年前,《中国可以说不》一书横空出世。它引发了一场空前的争议,并迅速跃升为超级畅销书。13年后,当年的图书策划人张小波推出了该书的“升级版”——《中国不高兴》。自面世以来,15万册已经一销而空。

    13年前......13年后

    13年前,精英界弥漫着一种消极的“沉船心理”,就是中国这条船要“沉”了,大家要赶紧跑,当精英们开始对中国失去信心的时候,民间有一种反思:中国那么差,我们在世界格局中真的就这样了吗?这个时候,《中国可以说不》出现了,把民间的这个声音说出来了。当大家都在“跳船”的时候,有人站出来说“不”,我们要有自信。

    13年后,中美舰船在南海对峙、周边国家声称对南海部分岛屿拥有主权、日本称钓鱼岛适用日美安保条约、圆明园兽首被拍卖、西方国家又借西藏问题说三道四等等事件一再撩拨中国人情绪,《中国不高兴》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因素下催生而出了。

    为什么写《中国不高兴》?

    作者之一的宋强说,除了这么多年大家有很多东西要表达外,也缘于2008年这个不平凡的年份。宋强说:“2008年奥运前后,当时国际社会抵制中国奥运,虽然没抵制成,但是我们有种判断:中西方事实上已经撕破了很多表面上温情脉脉的东西,进入了现实主义较量的阶段。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觉得需要写一本书告诉中国人,特别是一些爱思考国际时政关系的这些人。2008是特别的一年,国家利益,中国和西方的利益博弈从这一年才真正显露。 ”

  “与《中国可以说不》相比,《中国不高兴》的作者和话题更有对接的地方,因为几位作者都适合谈这方面的话题,他们的观点从来没有在公众视野里隐瞒。所以,我觉得《中国不高兴》远远超越了《中国可以说不》,比其更成熟,更理性。书里的一些观点,就是为中国的现在、当下和未来的建言和主张。”

    《中国不高兴》的热销热议,折射出当今中国人对中国发展道路和未来前途的关心。经过多年实践,大多数中国人深刻地认识到:看别人脸色行事没有出路,我们必须更多地发出中国的声音,主动维护自己的发展权利和利益;盲目跟在西方后面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没有前途,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可以说,在当今中国,这种民心民意普遍存在,而且愈发自信坚定。

    各方评价:

    “很多话说过了头”? 《中国不高兴》引发了国内的激辩。有人认为该书“直言内政外交,是谏言国策”;有人则认为其过于偏激,有的人则质疑该书“投机”。

  香港《亚洲周刊》:《中国不高兴》是中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标志

  美国《时代周刊》:这是继1996年不满西方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影响的一部民族主义畅销作品

  英国《经济学家》:中国的崛起在国内使中国的民族主义抬头。在国际上中国领导人至今还保持着韬光养晦的方针。但国际上有G2,即中美两大国掌握着世界经济命运的说法。

    《中国不高兴》作者简介

  宋晓军:CCTV、凤凰卫视特约军事评论员,曾在军校学雷达和声呐,做过海军通讯军官。善于在错综复杂的信息和气味中侦知威胁所在,探寻强国之路。

  王小东:1978年考上北大数学系。毕业时去考经济管理,旋即公派日本留学,回国后主攻主流学术的“逆向种族主义”。

  宋强:主撰《中国可以说不》作者之一,做过多年记者、图书编辑,认为自虐的历史观篡改记忆,导致失败主义和新的“动物农场”。

  黄纪苏:社会学家、剧作家,话剧《切·格瓦拉》编剧,《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副主编。

  刘仰:学者、资深媒体人,游刃于文化、历史和经济领域,理性剖析和感性表述各有精彩体现。

  《中国不高兴》观点摘录

  (1)英雄国家: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具有的心理指标

  (2)再不建立大目标,中国就没机会了

  (3)放下小菩萨,塑伟大之目标

  (4)大时代应有大文化

  (5)建立英雄集团从逼迫内部高尚做起

  (6)持剑经商:崛起大国的制胜之道

  (7)“文艺腔”不是我们今天应该玩的

  (8)切勿去学香港“管家文化”

  (9)一个国家在战术上是可以潜伏的,战略上是没法潜伏的

  (10)美国不是纸老虎,是“老黄瓜刷绿漆”

  (11)历史会不幸证明,奥巴马拯救不了美国

  (12)金融危机的缘由:不干活想住大房子

  (13)中国对西方:“有条件地决裂”

  (14)成熟的大国心态不光是“宽容”,也要较真儿

  (15)学术腐败如今已严重到了没人拿它当回事的程度

  (16)再不抛弃洋奴文化,我们就没得救了

  (17)不能听“金融战士”忽悠,制造业才是正途

  (18)产业升级首先要克服的是我们自己的心理障碍

    华夏经纬网综合

 

责任编辑:王佳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