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09文化报告
文化作品七宗“最”之手机阅读
华夏经纬网   2009-12-18 14:06:53   
字号:

    最时髦 ★★★★

    入选理由:传统的阅读已经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如今,想阅读怎么办?手机阅读就在我们身边。

    所谓手机阅读,是指利用手机和专用手持阅读终端等为承载终端的一种阅读行为,用户一般通过手机阅读新闻早晚报、小说、杂志、动漫、资讯等内容。 

    2009年,一个新的市场——手机阅读,在中国悄然升温。第三季度中国手机阅读市场活跃用户数达1.49亿。

    时尚的阅读方式

   调查显示,在中国6亿多手机用户中,有1.2亿用户通过无线网络阅读手机小说。随着3G时代到来,内容源的不断丰富,手机阅读成为时下最便捷、最潮流的阅读方式。

    人称“文学零食”的手机小说,已经走过悄然萌动的阶段,直接触动大众的“文学味觉”。众多的手机客户数量会不会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甚至影响小说文体本身?

    海量内容是手机阅读对传统纸质媒体的最大挑战。花几块钱的流量费,就能读取千万字。而且,将书本厚厚的“大部头”化整为零装进手机,轻松多了。以5元30MB的流量为例,折合成文本格式的电子书,就是1500万字,相当于100部15万字的长篇小说。这让手机阅读拥有了传统图书无法比拟的性价比。

    去年,我国手机网民有42.4%看手机小说,手机小说是增长最快的手机业务之一。新浪读书、起点中文网等诸多门户网站和文学网站,都开出了手机阅读专区。电信运营商在各种套餐中也新增了“网络流量”,应对日渐增加的手机阅读量。为了争夺3G市场,有的运营商还针对3G手机用户推出“掌上书”免费体验区。截至去年年底,面向手机网民的电子图书超过43万种。

    拓开一片文学新领地

    “阅读环境嘈杂纷乱、阅读时间零敲碎打,所以手机小说应当跟以往安静地端坐着看的小说不一样。”盛大文学研究所所长夏烈告诉《中国移动周刊》记者,手机阅读正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学模式:要让人看着不累,手机小说不得不文体“松散”,一般每小节不会超过4行;而且每小节都有一两句俏皮话或者笑料,吸引人“不放弃、不抛弃”。此外,手机小说往往标榜“类型小说”,便于网络编辑分类上传,也便于手机用户搜索下载。情感、历史、猎奇、惊悚,是眼下的几大类别。去年流行《鬼吹灯》,手机小说排行榜中就冒出一大堆“盗墓”、“挖宝”。跟风、接风,赚取点击下载量,是手机小说的一大特点。

  某广告公司的王小姐每天在乘坐地铁时都会阅读手机小说以打发时间,她表示:“一部好看的手机小说作品往往是紧贴生活的,有紧凑的故事情节和引人入胜的开章。”广州一位中学教师张先生说,“用手机阅读很方便,好看的连载手机小说作品已经成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佐料’。

    华夏经纬网综合

 

责任编辑:王佳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