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09文化报告
文化作品七宗“最”之《小团圆》
华夏经纬网   2009-12-18 13:18:59   
字号:

     最神秘 ★★★★

     入选理由:《小团圆》写了什么?在张爱玲这部“深居”33年的自传体小说面世伊始,大陆读者已迫不及待地阅读港版、台版,甚至是盗版。对于小说中映射的内容,专家读者议论纷纷,甚至一度传出当年张爱玲曾想销毁,这些不解之谜,让《小团圆》变得更加神秘。

    张爱玲遗作《小团圆》,在她过世十四年之后面世,2009年2月24日下午在台湾皇冠出版社举行新书发表会,并请到“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从香港来台。出版社强调,这是张爱玲最后、也最神秘的作品。《小团圆》全书共三百二十八页,26日在香港发售,4月8日在内地出版。

    关注一

  浓厚自传色彩

    《小团圆》究竟写了什么?《南方周末》一篇文章中概括地说,“你看到一个没落贵族几近畸形的家庭关系:父母各自追求自己的生活不理会姐弟俩,母亲和姑姑与另一个男子奇怪的三角关系,家族堂表之间常态的乱伦,九莉与母亲之间毫无爱意的交往,每每露出厌烦的表情,连牵她的手都不自在……你看到旧上海沦陷区,一个写爱情小说的作家盛九莉与汪伪政府文官邵之雍之间,相当不合时宜的爱情……有世人所不知道的种种:她在纽约打胎,四个月的胎儿抽水马桶就冲走,冷酷得叫人脊背发凉;她在上海的三段感情以及私生活的声名狼藉……”

  书中人物不事修饰,因此能够很容易地被熟知现代文学史的人对号入座。张爱玲的母亲、姑姑、弟弟,好友炎樱,还有邵洵美,梁漱溟……以及此前张爱玲的作品中从没有描写过的胡兰成。

    关注二

  是否违约出版

  1995年张爱玲在洛杉矶过世前,曾交代遗嘱执行人林式同把所有的遗物都寄给宋淇夫妇,并交代他们销毁《小团圆》手稿。宋淇之子宋以朗作为张爱玲所有物继承人,解释自己出版《小团圆》时表示,他整理和仔细研究查阅张爱玲和父母之间在40年间600多封来往书信,认定出版的决定是正确的。

  他说,张爱玲担心人们对“张胡之恋”的兴趣会冲淡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所以考虑要销毁小说。1992年,张爱玲让宋淇销毁《小团圆》,但说了句“有关具体细节,让我们以后再讨论”。两年后,张爱玲给皇冠写了封信说,“我不能销毁《小团圆》,我必须完成这部书稿,这样我才对得起我的读者。”

  但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作家张小虹撰文严厉指出,《小团圆》的出版,是违背了张爱玲原意的“合法盗版”。

   关注三

  争议描写是否出格

    书中大量的家族隐私甚至骇人情事,以及张爱玲与胡兰成的虐恋始末、床笫风云,无不令读者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即便是铁杆张迷也要生出“重读张爱玲、重识张爱玲”的惊奇念头,围绕着该书的出版是否有违张爱玲本意、甚至有违道德的争议亦甚嚣尘上,堪称炸响在华语文坛的一枚世纪炸弹。

    所以有深入钻研过《小团圆》的港台书迷甚至认为李安在拍《色·戒》前绝对看过尚未出版的《小团圆》,否则单凭《色·戒》小说中关于性事的寥寥数语,实在不足以延伸成大银幕上那极尽痛苦却又极尽疯癫的十八般做法,甚至拍出了SM般的抵死压抑与酣畅淋漓,电影所传达出的王佳芝对性事又恐惧又痴迷的心态完全与《小团圆》中的九莉如出一辙。

    据悉,台湾皇冠文化集团社长平鑫涛此前是绝少仍然在世而又看过《小团圆》的人,他1989年取得手稿,但尊重作者意愿,一直自己保存。也有张迷表示,书中“食色而不疲”的描写简直与电影《色,戒》如出一辙,于是猜度李安是否提前看过《小团圆》。不过,李安方面并未对此有过回应。“大陆版本面世后的情形,一定很热闹。”有网友表示。不过已有媒体报道称,《小团圆》争议性势必大过《色,戒》。

   华夏经纬网综合

 

责任编辑:王佳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