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中国嘉德2009秋季拍卖会以总成交额15.33亿元的历史单场最高纪录在北京圆满落槌。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秋拍是我们历史上规模最大、拍品质量最高,成交总额也是最好的一次。”不少业内人士也对国内艺术品市场回暖开始持有肯定的态度。
嘉德秋拍槌出15亿
据了解,此次嘉德秋拍推出涵盖中国书画、瓷器玉器工艺品、现当代陶瓷及雕刻艺术、油画雕塑影像、古籍善本、邮品钱币铜镜、珠宝翡翠等门类的共17个专场,拍品超过6600件。可谓规模庞大,15.33亿元的总成交率也远远超过拍卖方的预期,创出了多项拍卖纪录。
在这次秋拍中,中国书画部分总成交额创纪录地超过11亿元,其中“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为中国嘉德在全国首开的包含宋、元、明、清法书作品专场,创出2.48亿元的傲人成绩,单件作品平均成交价格高达近300万元,成交比率91%。朱熹、张景修等的《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以1.008亿元的成交价雄冠全场。在“古代书画”中,萧云从《青山高隐图》以6720万元摘得古代书画桂冠。近现代书画部分,傅抱石金刚坡时期名作《巴山夜雨》以1848万元高价成交。即便是中国嘉德在此次秋拍中为积攒人气,首次推出的宫廷专场“泽古怡情·清代宫廷艺粹”也表现卓然,最终该专场总成交额9788.8万元,“明月露知音琴”更是以2184万元创出明代古琴新成交纪录。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国庆期间香港苏富比举行的2009秋拍总成交11.4亿元,创下了香港苏富比历年来第三高总成交纪录。当时就有不少业内人士开始对今年的艺术品市场走势有了相对乐观的态度,而此次嘉德秋拍的圆满落槌,可以说更加坚定了投资者的信心。
中国书画拍卖迈入“亿元时代”
无独有偶,北京保利2009秋季拍卖会11月21~24日举行,首先进行的中国绘画夜场7个专场、200余件拍品共拍出9.08亿元,10件作品超千万成交,其中有两件作品成交单价过亿元。23日凌晨,1.69亿元、1.09亿元———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曾巩的《局事贴》用这样两个惊人的数字把中国书画拍卖业送进了“亿元时代”。明代画家吴彬,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分别将全球中国绘画成交纪录、全球中国书法成交纪录收入名下。
综观今年各大拍卖,与以往各个拍场中成交价最高的都是当代艺术品不同的是,古代作品的成交价格一直是今年艺术品拍卖的一大亮点,如保利2009春季拍卖夜场上,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在经过多轮叫价后,以6171万元成交。今年7月北京匡时春拍上,明代画家八大山人的传世名作《仿倪云林山水》以8400万元的高价成交,改写了2007年中国嘉德秋拍中明代仇英《赤壁图》创造的7952万元的中国书画拍卖世界纪录。10月中旬举行的中贸圣佳15周年庆典拍卖会上,乾隆时期清朝宫廷纪实绘画作品、画家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以1.34亿元成交,创造了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的世界纪录。时隔1个月,全球中国书画拍卖纪录也因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的1.69亿元而再次刷新。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古代艺术品价值的合理回归,相对于当代艺术,古代大师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一定的历史公认度。何况与一件元青花可以卖到几个亿,一件珐琅彩官窑也可以过亿元相比,顶级的古代书画过亿元大关也无可厚非。甚至有拍卖界人士认为,现在的中国古代书画价格刚刚起步,因为即便是现在市场上动辄价格过亿的元青花瓷器与宫廷珐琅彩瓷器,在古代的价值也无法与书画珍品相提并论的。随着今年中国古代书画的数度过亿元的拍卖成交价,预示着中国书画拍卖业“亿元时代”已经来临。
有收藏爱好者认为,中国古董收藏的最高级别就是古画,因为难度系数高。收藏古画尤其是古画珍品的群体并不多见。毕竟古代书画家有相当的时空差,不像现当代的书画家容易被人了解,这也是一些投资者喜欢炒作现当代书画的原因。尤其是古代书画的价格日益重现的当下,其价格和对真伪的判断都需要投资者有相当的承受能力。
历史回眸:
2002年,米芾的《研山铭》手卷以2990万元成为当时中国书画拍卖纪录。
2004年在翰海拍卖公司的春拍会上,元代鲜于枢的草书《石鼓歌帖》以4620万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了当时中国书法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
2007年11月6日,中国嘉德2007秋季拍卖会的国宝级珍品明代仇英的《赤壁图》最终以7952万元成交,创下了当时中国绘画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格的世界纪录,此纪录随后被八大山人的《仿倪云林山水》所破。
2008年,八大山人的《鹭石图》立轴在北京万隆拍场以3300万元的高价成交。
2008年,八大山人的《瓶菊图》在嘉德以3136万元成交,这幅作品印有著名书画家唐云的鉴藏印“唐云审定”,也曾著录于多种八大山人的图集。
本报记者 戴蔚成
来源:金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