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昨圆满落幕
    经过五天紧张而富有成效的演出、交流和研讨,2009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于昨晚落下了帷幕。此次艺术节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参与人员之多、意义之深远,都是历届海峡两岸艺术节之最,首次实现了两岸戏剧合作,挖掘和拓展了两岸共同文化的内涵。
 
·台湾歌仔戏《蓬莱大仙》鹭岛斗闹热
·文化部出台进一步支持海西文化建设措施
·两岸民间艺术:求同存异促发展
 
    2009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定于10月29日至11月2日在厦门市举行。“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是厦门市两岸文化交流工作的重大项目之一,并被列入文化部、国务院台办对台文化交流重点项目,经过多年打造,已逐步发展成为闽台两岸同胞开展艺术交流、畅叙友情的重要平台,在对台文化交流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两岸民间艺术节谢幕 5天奉献15场精彩演出
·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昨圆满落幕
·台湾歌仔戏《蓬莱大仙》鹭岛斗闹热
·两岸乐团 在厦交流演出
·两岸民间舞学术交流 福建40余舞种濒临灭绝
·厦门“小白鹭”舞动“鹭之梅”
·台湾明华园将在厦门首度免费户外公演
·两岸民间艺术节《蝴蝶之恋》演绎海峡悲歌
·两岸首次合作大型歌仔戏在厦门精彩上演
·2009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盛大开幕
·台湾《蓬莱大仙》今晚“登鹭”首演
·唐美云领衔 两岸首度合创歌仔戏
·350位台胞将莅厦参加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
·两岸民间艺术节月底举行 两岸首次合作歌仔戏
·小白鹭艺术团有了自己的剧场
·文化部出台进一步支持海西文化建设措施
·第二届两岸文博会落幕 文化产业逆势上扬
·两岸艺术节活动活动安排一览(图)
·“两会两节”活动先睹为快
·两岸13个艺术团体参加艺术节演出
·《蝴蝶之恋》海沧试演大受欢迎
·厦门"两会两节" 网络预受理为台胞加速办证
·第二届两岸文博会今日开幕
·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月底举行
·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月底厦门集中举办
·台湾演艺界“常青树”明华园将“登鹭”献演
·两岸舞蹈学者渴望深度交流
·大陆戏内涵深厚 台湾戏创意能量
·多门类艺术品种云集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
·两岸文化产业进入深度合作期
·两岸民间艺术:求同存异促发展
·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实现两岸多文化深度交流
·五个“首次”凸显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
·台湾专家:两岸应携手保护北管音乐
    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公元九八七年,湄洲妈祖因救海难而献身,被岛上百姓立庙祭祀,而成为海神。妈祖信俗就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
    歌仔戏,全国300多个地方戏中唯一跨海而生的剧种,也是台湾地区的第一大戏。以分角演唱的歌仔阵形式在漳州萌芽,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闽南人大量移民至台,漳州的锦歌、车鼓弄与采茶仔等相继传去。久之,在台湾锦歌“乐社”与“歌仔阵”的基础之上,产生了地方小戏。
    南音亦称“南曲”、“弦管”、“南管”、“南乐”,我国四大古老乐种之一,是两汉、晋、唐、两宋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戏曲音乐融合,同时吸收宋词、南戏、元杂剧元素,形成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表现形式。
    北管为17世纪-20世纪中台湾与漳州地区流传广远的传统音乐,歌曲及戏剧表演。现在在台湾地区,北管音乐虽较少有完整性表演,但其音乐仍常见于迎神赛会,阵头,甚至传统或现代布袋戏表演上。借用北方音乐戏剧元素与官话而命名的北管,音乐型态类似。
·孙翠凤爆料 陈道明也想加入明华园
·《蓬莱大仙》引燃戏迷热情
·首次合演 两岸演员戏里生“情”
·访台湾“全才剧星”演员小咪
·明华园戏剧团团长揭秘成功要决
·两岸民族音乐会 观众可免费领票
·两岸演员“飙戏”5天演出15场
·蝴蝶之恋:数百只蝴蝶在舞台上飞
策划:王佳 设计:李卿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