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第六届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 活动花絮
明华园歌仔戏剧团团长陈胜福揭秘戏团成功要决
华夏经纬网   2009-10-30 09:31:32   
字号:

    【人物名片】

    陈胜福,现任台湾明华园歌仔戏剧团团长兼制作人,1981年接掌剧团后,首先致力于戏剧制作的革新,引入现代剧场技术、电影表现手法,并打开台湾歌仔戏正式迈入大型室内剧场演出的新纪元,成功拓展明华园的歌仔戏版图。

    什么样的歌仔戏能让观众愿意掏出一万新台币买一张戏票在户外露天剧场看戏?是什么样的魅力,让听不懂闽南话的日本人花6000新台币进剧场看歌仔戏?是什么样的艺术能量,能够单场吸引超过十万观众争睹?是什么样的吸引力,让明华园的影音商品打败韩国偶像歌手销售成绩?

    近日,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台湾明华园团长陈胜福,他是台湾剧团明华园创始人的第二代。在他的手里,明华园实现了成功的变革,让传统戏曲焕发生命力,从一家几乎连吃饭都成问题的歌仔戏剧团发展成为台湾歌仔戏的翘楚。

    传统艺术面临时代的冲击

    记者:在大陆,看传统戏剧的人越来越少,在台湾是否也是一样呢?

    陈胜福:如何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精神,把传统文化变成时尚的艺术,让年轻人像看演唱会一样high,并打入世界舞台,这是两岸传统戏剧面临的挑战。但是台湾比大陆更早地面对这个危险,也更早地进行变革。当歌仔戏面临毁灭危机的时候,也是明华园最艰苦的时候,那时人家一天吃三餐饭,我们家三天都看不到一餐白米饭,就是这样熬过来的。由于我父亲的坚持,加上歌仔戏在我手上经过三次革新,最终才得以沿袭生存下来,才有今天的成长。歌仔戏从最早成立到现在只不过百年的历史,上台表演也不过80年,但明华园是台湾惟一80年来没有间断演出的剧团。现在明华园三个字就是闪亮的招牌。我们曾经创下了单场10万人争睹的记录。记者:你是怎样对歌仔戏进行改革的?陈胜福:传统文化,尤其是戏剧表演有很多忠孝节义主题,现代人不喜欢听说教,所以要融入现代的精神和元素,从戏的内涵、包装、服装、布景和道具、舞美等元素上去表现。我们在舞台上,任何一句台词对白都没有忠孝节义这几个字,但是看完以后,会变成了家人或是朋友共同讨论的话题。我们在欧美表演,人家称我们为东方戏剧传奇。

    舞台的真正验收者是观众

    记者:你刚才说歌仔戏在台湾曾经创下单场10万人的记录?你们是如何办到的﹖ 陈胜福:剧团的负责人不能死守在舞台上验收节目,要站在观众的角度看表演,真正的验收者是你的观众,所以不管从贵宾席到最低价位的席位都能清楚地看到我们舞台上的演出,甚至能看清楚我们当红小生孙翠凤脸上到底有没有青春痘。我们的贵宾席不是舞台前的第一二排,而是第六排,因为每场演出场面都非常宏大,舞台比较高,前面几排的观众要抬着头看很辛苦,所以我们一般会把前面的座位免费送给狂热的粉丝,他们在前面看会很激动,一激动就会带动全场的氛围。如果我们要到其他国家表演,比如说去法国,那么我们的字幕要给三个人看,第一个是给在台湾懂得法文的人看,第二是给真正的法国人看,最后给法国专业的舞台艺术工作者看。当然,明华园每一年都有自创的剧本。 文/台海杂志记者 李廷辉
 
来源:厦门日报
 
转自厦门网

 

责任编辑:王佳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