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09中国“文化遗产日” 遗产日聚焦
文化遗产日沪人热捧民国遗址 孔宋故居成热点
华夏经纬网   2009-06-15 08:01:03   
字号:

    蒋介石与宋美龄联姻的“爱庐”别墅,如今成为上海人周末休闲的好去处。位于上海徐汇区东平路九号的“爱庐”是蒋介石与宋美龄婚后的住所,传说为宋子文赠与宋美龄的陪嫁,蒋介石将之题名为“爱庐”,与其庐山的“美庐”、杭州的“澄庐”鼎足而三。 中新社发 潘索菲 摄
 

    蒋介石、宋美龄新婚燕尔的见证地——上海“爱庐”于2007年五月完成了其“修旧如故还其真”的整体修缮工程。位于上海东平路九号的“爱庐”,目前归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旗下,未来仍将拒绝一切的商业性开发,图为当年蒋宋卧室将成为排演琴房,成为音乐家的摇篮。 中新社发 潘索菲 摄

    中新社上海六月十四日电 (郑莹莹 达利敏)位于上海徐汇区东平路九号的蒋介石与宋美龄夫妇的“爱庐”本周末成为不少沪人热捧的游览地。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包括“爱庐”、孔祥熙旧居等在内的沪上历史建筑周末迎来年度的免费开放日,引得沪人争睹。

  家住上海普陀区的裴老伯,一大早便骑着自行车,看罢染料富商的薛家花园,到访中国工人运动领导者刘长胜的旧居,而后赶赴“爱庐”驻足欣赏。指着自创的“文化遗产自助游导览图”,花甲之年的裴老伯告诉记者,他计划趁着难得的开放日,与沪上众多名人故居来个“亲密接触”。

  “爱庐”是蒋介石与宋美龄婚后的住所,为宋子文赠与宋美龄的陪嫁,蒋介石将之题名为“爱庐”,与其庐山的“美庐”、杭州的“澄庐”鼎足而三。这座法式花园洋房一度曾是上海京剧院的办公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排演教室、琴房,化身音乐家的摇篮。鹅卵石外墙,红瓦缓坡孟莎式屋顶,这座平日难得开放的“爱庐”,受到不少沪上年轻人的热捧。

  永嘉路三百八十三号的孔祥熙旧居内,一群老者正在互相讨论着这位南京国民党政府官员的趣谈,“听说,这是他三姨太的住所。”“他曾在此嫁女,嫁妆排了三里长。”耄耋之年的戎大爷平日里只能在外欣赏这座他向往已久的老房,此番能亲临旧居,与众多游客阔谈一番,甚感兴奋。

  不仅是这些名人居所,此间开放的一些见证中国唱片史、藏书史的建筑也备受热捧。位于上海“香榭丽大街”衡山路上的百代小红楼,是上海的第一座录音棚,开创了中国唱片生产史。著名作曲作词家冼星海,金嗓子周璇、影后胡蝶、戏曲表演家梅兰芳等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顶级人物,几乎都在此留下了足迹和声音。上世纪三十年代,时任百代音乐部主任的聂耳还曾在此创作出了《大路歌》、《毕业歌》、《码头工人歌》等耳熟能详的乐曲。领着学钢琴的儿子前来观摩的徐女士表示,希望能借这些音乐名楼熏陶儿子的艺术气质。完

 

责任编辑:王佳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