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09中国“文化遗产日” 遗产日聚焦
秦俑1号坑发现一头面部残存大面积彩绘的武士俑
华夏经纬网   2009-06-14 08:34:52   
字号:

    6月13日,考古人员对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兵马俑一号坑进行发掘,这是其沉寂20多年后迎来的第三次考古发掘。秦兵马俑一号坑是一个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估计一号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真马大小的陶俑。 中新社发 梁萌 摄

    中新社西安六月十三日电(记者 冽玮)记者今天从秦俑博物馆获悉,今天下午四时许,在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武士俑的脸部和头部残存着大面积彩绘。此外,还发现有一些陶片上残留有彩绘和漆皮。

  彩绘兵马俑属于彩绘文物的一种,有些兵马俑在刚出土时仍保留着鲜艳的色彩——黑色的头发、古铜色的皮肤、褐色的铠甲、红色的甲带等,但出土后一接触到空气,在五、六分钟内外表的色彩很快就被氧化而消失。秦俑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刘占成对此表示,中国和德国专家历经十九年共同研发的彩绘保护技术,可以有效保护陶俑身上的色彩。也就是边清理俑体,边及时为暴露在空气中的彩绘穿上“保护衣”。

  据秦兵马俑一号坑考古发掘执行领队许卫红介绍,此次发现的一个陶俑经过表层土剥离后,脸的半边还残存有彩绘,俑身仍在土中。还有第九过洞暴露出来的一些陶片上有局部彩绘和漆皮。目前初步已进行加固、密封,用保鲜膜把它包裹起来,让它隔绝空气保湿。陶片在现场进行初步处理以后,有些则取到实验室进行加固。

  她透露,彩绘保护专家在现场进行保护,对秦俑头喷色彩加固剂,防治漆皮干卷脱落。下一步进入文保实验室。由于烧制的陶俑头是和陶俑属于二次对接,陶俑头一般可以取下,目前还没有取。鉴于今天发现半边脸有漆皮那些颜色,就停止再剥离土。下一步将按照一定的顺序逐层逐段的进行清理。

  许卫红表示,从今天发掘的情况看,遗迹、遗物保存情况比预想的好,譬如彩绘漆木环和大面积彩绘等,相信越往下是比上面还要好,尤其是前两次发掘没有触及到的地方。颜色可能还要好一些。她强调,考古发掘是为了研究历史、揭示秘密,因此发掘工作将不计成本、不计时间。(完)

 

责任编辑:王佳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