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09中国“文化遗产日” 遗产日聚焦
60年"文保"看江苏 2014年大运河正式申遗
华夏经纬网   2009-06-12 15:16:23   
字号:

    2007年9月7日清晨,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云雾”缭绕,景象壮美。京杭大运河山东台儿庄段享有“九月晨曲,十月晚霞”的美景。由于近期雨水充沛,水位上涨,加上目前千余艘货船滞留,运河上水气和炊烟上升形成水雾,和洒落的阳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运河晨曲”图。 中新社发 高启民 摄

    “双节”活动精彩纷呈

    6月13日我国将迎来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同时两年一届的江苏文物节也将拉开帷幕。由江苏省文化厅、文物局、南京博物院共同举办的系列活动开幕仪式,将于当天上午在南京博物院老大殿前广场举行。“双节”期间,以“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精彩纷呈。

    [保护成果]

    74家博物馆免费全国前列

    南京博物院龚良院长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回顾了60年来我省文化遗产保护的路程,“60年前,全省只有3个博物馆,如今有180余个。有74家博物馆和纪念馆免费开放,走在了全国前列。”龚良说,如今,全省国家级文保已有120处,省级文保645处;国家历史名城9座,省级6座,中国历史名镇14座,省级2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处——陆巷和明月湾;国家级非遗88项,第一批省级名录123项,第二批151项即将公布;全省各市、县公布的名录累计达1733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已命名了两批共251人。我省国家级传承人将达到102人,在全国名列前茅。

    [文物普查]

    新发现文物点达11141处

    “第三次文物普查截止今年4月,全省不可移动文物点20003处,其中新发现11141处,复查8862处。”省文物局主持工作的吴晓林副局长,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情况。他说,文物点总量突破千处的有6个市,苏州、南京、镇江、常州、无锡和淮安。龚良补充说:“地方政府对地域文明相当重视,如张家港新发现了一处港口——黄泗浦遗址,出土的文物很有代表性,说明唐朝这里就曾是与扬州、镇江齐名的大港。而太仓新发现的元代海运仓遗址,证明当年皇家把江南的粮食集中到太仓,再运到元大都北京。”另外,全省名人故居、古民居抢救保护第一批10个项目已全面完成,第二批项目正在启动。

    [主题展览]

    精品内容进高校社区军营

    “江苏文物征集60年展”,是“双节”活动的一个重头戏。包括书画、瓷器、玉器、青铜器、杂项等门类,以及庞莱臣、傅抱石、陈之佛家属捐献的大师作品。从建国至2009年初,南博以及各市博物馆从历年来通过各种途径征集的文物中挑选精品约190件(组)集中展出。13日在南博开展的“织绣艺术精品展”也是一大看点。同时还将选择两个展览的精品内容,进高校、社区、军营进行展览。此外,13日下午,在南京图书馆有一场“江苏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论坛”,市民可在当天去南图领票。

    [运河申遗]

    2014年大运河将正式申遗

    大运河遗产抢救保护工程,无疑是大家十分关注的焦点。发布会上,龚良透露了申遗的有关进程:“本月15日审查认证,年内完成省级保护规划,明年上报国家文物局。运河江苏段文化遗存非常丰厚,除了直接遗产如码头、水闸、涵洞等,还应当包括航运的保护。另外,沿岸的历史街区、名城、名镇都是运河的组成部分。规划要形成错落有致的文化景观和科学的周边生态环境。”对为何2014年才正式申遗,龚良解释说:“规划需要两年,实施也要两年,最后1年申遗。为什么要准备5年时间,是因为只有1次申报机会,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蔡震 张楠

来源: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王佳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