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09中国“文化遗产日” 媒体评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别断了“香火”才讲传承
华夏经纬网   2009-06-10 14:20:37   
字号:

    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高尔基

  2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北京农展馆开幕。众多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齐聚北京,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向观众展示精湛技艺的同时,也在担心,自己手里的这门绝技能否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这些大师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最近两年来,辽宁省先后有两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阖然长逝。其中,“辽南皮影”传人张永夫仙逝后,收藏多年的3000多件珍稀清代“影人”一度面临散佚危险,最后不得不“远嫁”他乡;“东北二人转”5个国家级传承人之一的李秀媛作古后,观众耳熟能详的60多部二人转剧目也随之入土,只留下视频3部。

  高尔基说:“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去世后,如何接续文化“香火”,值得我们思索。

  保护民间的“黄道婆”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既有管仲、萧何、韩信这样的文臣武将,也有黄道婆、蔡伦、鲁班这样的能工巧匠。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中华文明才能代代相传,连绵不绝。目前,活跃在我国各条战线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样是中华文明火种的承载者和传递者。

  张永夫生前被称做“东北皮影张”,在制、演、唱、奏各方面都有绝活。从1984年起,他就开始搜集皮影戏史料,耗尽财力心血购买各时代的“影人”,高峰时他珍藏的“影人”近5000件,其中3000多件清代皮影更是弥足珍贵。

  与赵本山一同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的黑山县文化馆退休干部李秀媛,是掌握黑山二人转唱腔最全面的传承人。在二人转“说唱扮舞绝”五功中,她是非常全面的一个艺人,300多个传统剧目她至少会三四十个。她整理的全本《西厢》3600多句,在东北三省绝无仅有。

  然而两位老艺人技艺的精湛却不能避免他们生前面临的尴尬:因为整理和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致生活陷入困境。而生活一陷入困境,就无力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辽沈晚报》报道,张永夫病倒在床后,曾被迫先后两次出让大批皮影,老人去世后,还留下两万元的债务和六七千元的药费条子。

  满族剪纸国家级传承人,曾创作出《柳树妈妈》、《山神爷》、《萨满出马》、《八仙图》等一大批获奖作品的汪秀霞曾力劝其儿子、女儿学剪纸,但是儿子和女儿回答:你那手艺也不挣钱,我们学它干啥?汪秀霞说:慢慢学嘛,学到一定程度就能挣钱了。女儿当场回了一句话:“你等着吧,你什么时候挣钱,我什么时候跟你学。”汪秀霞顿时哑口无言。

  资金短缺、后继无人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个难解的死结,其结果常常只有一个:人亡艺绝。

  “抽水机”能否变成“赚钱机器”

  通常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有两个主体:一个是传承主体,一个是保护主体。前者是指直接参与传承的人或团体,后者是指鼓励、推动、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政府部门、学界、商界及媒体等。有人把传承人陷于生活窘境的原因统统归结于政府支持不够,这是不客观的。

  据了解,2005年以来,辽宁省财政共投入资金900多万元,各市县也投入了968万元,重点支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然而这些资金如果均摊到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仍是杯水车薪。记者查阅了辽宁省盖州市2007年填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一个县级市,按照预算拿出105万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属不易,但这105万元单是用来整体收购张永夫的皮影都是不够的。

  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的市场价值,把传统的“文化瑰宝”推向市场,并转化为相关的文化产品,形成文化品牌效应,应当是一个突破口。

  最典型的例子是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赵本山和李秀媛同为二人转的传承人,在二人转表演上各有所长,李秀媛生前在黑山县城一处低矮的平房中,拖着虚弱的身体,一遍遍指导学生表演二人转的传统技巧;而赵本山则把二人转“转”到了长春、天津、哈尔滨,近期还将在北京开设第九家分店。

  李秀媛生前最苦恼的是“功利主义开始渗透进学员头脑中,根本不想在艺术上有多高造诣”。而刘老根大舞台则把演员的出场顺序和收入水平决定权交给了观众,观众欢迎谁谁就在台上,观众不欢迎的就下去。

  应当说,这两条传承之路都无可厚非,但显而易见的结果是,固守着农耕土壤的传承成了“抽水机”,而适应了市场的传承则成了“赚钱机器”,而无可回避的一点是,有了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成了“有源之水”。

 

责任编辑:王佳

共2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