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09中国“文化遗产日”
临沂宝泉寺的前生今世
华夏经纬网   2009-06-10 13:19:05   
字号:

元代所立的“龟驮碑”是该寺仅存的最古老石碑。记者 寇润涛 摄

钟楼飞檐翘角,透着古香古韵。记者 寇润涛 摄

    宝泉寺,位于罗庄街道办事处西约3公里处。寺庙地势较高,其势犹如一巨龟,寺庙即位于其龟盖之上,所以宝泉寺又称之为“龟驮庙”。由于该寺历史悠久,被列为临沂“四大古寺”之一。

    寺庙南临涑河,沿河群泉密布,诸泉各以其势得名,其味甘美,极尽清澈。宝泉寺由此得名,寺内怪石嶙峋,形态各异,石面多鱼蟹蛤蚌等古生物化石。

    建寺已近千年 著名风景胜地

    关于宝泉寺的建寺时间,众说纷纭。虽然据《续修临沂县志》记载:“寺建于宋代,松柏森郁,东西怪石嶙峋,争为奇状者约里许……”但无旁证。

    “抗日战争前还存有唐代残碑,可惜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宝泉寺公园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寺碑尚存10块,其最早者为元代延祐五年,即公元1318年所立之赑屃碑,俗称龟驮碑。碑文标题为《重修宝泉院记》,系进士于顺撰文。文中有“朱陈有旧禅院曰宝泉,因泉而得名也。兵革之际,毁于劫火,碑谱沦没,其详不可考,惟故基址存焉……”等语。

    而在明、清的寺碑上,则提到“不知建自何时,始于何人”。因此,宝泉寺建于唐代佛教盛兴之时的说法,也不好排除。即使为宋代所建,其最下限也不晚于北宋灭亡(1126年)之前,因为南宋流亡江南,在此建寺,已无可能。“宝泉寺已有八九百年的悠久历史,是可以肯定的。”宝泉禅寺公园的负责人说。

    寺中碑文还提到:经过丁巳(1257年)、戊寅(1278年)、戊午(1318即元延祐五年)60余年的三次重修,“殿宇檐楹,丹青赭垩,焕然一新,望之巍然”,“青松绿竹,秀色蔚然”,“又有清流映带左右,凡耳目之所接及者,俱树林阴翳,山禽野鸟竹风及月而已。幽人至此,顿觉尘消物外,终日徜徉,辄忘返也。此宝泉之胜概,梵宫之福地……”

    不难想象,当年的宝泉寺,不但是著名的名胜区,而且是富有浓厚宗教色彩的佛教圣地。因此,寺院香火极盛,游人如云,诗人墨客,来此饮酒赋诗,流连忘返。其中,明清两朝的《沂州志》所载诗人孟海《同诸友游宝泉寺》七律一首,就可见一斑:

    巑岏深处梵王宫,迥隔人寰有路通。

    古碣暗藏山色里,疏钟遥落水声中。

    参天老柏摩云翠,绣地繁花映日红。

    抚景放怀拼共醉,狂饮未许去匆匆。

    古寺以泉取胜 珍珠泉尚喷涌

    宝泉寺的最大特点是以泉取胜。据《临沂市地名志》中阐述:“寺前涑水之阳,宝泉棋布,其味甘美,其质清澈,故名宝泉。泉最著名者有五,均以泉水喷射之形命名:珍珠泉、葡萄泉、竹叶泉、冒沙泉、滚波泉……。”这些名泉,由于近年当地地下水开采严重和保护管理措施不善,现在能涌现于游客面前的也只有珍珠泉了。

    “珍珠泉”又名“龙头宝泉”。6月9日,记者走进宝泉寺看到,“珍珠泉”新涌出来的泉水晶莹剔透。宝泉禅寺公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珍珠泉”水量极大,且终年不枯,水味甘美,周边乡邻于此汲水、洗衣,祖祖辈辈,代代相传,哺育了附近村庄一代又一代的百姓。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母亲泉”。

    近几年来,当地政府,从保护文物、观光旅游的角度出发,计划对该泉实行封闭管理,但当地百姓由于对该泉有传统的依恋性,对封闭管理意见不一致。因此,政府体谅老百姓的感情,暂时还是开放管理。

    家住宝泉寺附近村庄的居民陈晓光,今年已经54岁了,他回忆年幼时宝泉寺内群泉密布,泉水味甘美,极尽清澈。珍珠泉,如粒粒珍珠,圆润明澈;葡萄泉,如颗颗葡萄,边缘金黄晶莹明亮。陈晓光说:“俯身掬一捧泉水入口,清凉甘甜,疲困顿消。”

    抢救文化遗产 宝殿更胜当年

     1938年4月5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朱陈,中国抗日军民与之展开搏斗,血战17昼夜,宝泉古寺受到严重破坏,自此美景沦落。

    近十多年来,地方有识之士,为抢救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自动展开一系列抢救工作,出资出力,扶正了已经倾斜的赑屃碑,整理修补了石塔,在“珍珠泉”畔移植了垂柳,以美化泉石,使宝泉古寺又巍然屹立,宝泉寺公园亦初具雏形。

    如今,宝泉寺内的大雄宝殿在高度、长度和宽度上与老殿几乎相仿,建筑风格采取了帝王宫殿式的建筑方式,单檐翘角,水泥结构,彩绘梁栋黄墙灰瓦。

    “大雄宝殿”的金字牌匾挂于大殿正门上方。五间大殿中间,高筑佛台,上面供奉彩绘泥塑三世佛,三世佛的背面为观世音菩萨,在大殿的东西两边,分别塑有一排佛台,上面供有彩绘泥塑十八罗汉。墙壁着深蓝色调,其间绘有朵朵祥云,整座大殿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目前,宝泉寺公园在恢复原貌的基础上,还将规划改建与扩建。宝泉禅寺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尽量恢复寺院原有的一些景致,让游客能再次一睹千年古刹的佛踪禅韵。通讯员 田洪刚 记者 寇润涛

来源: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王佳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