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08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
华夏经纬网   2009-04-20 14:25:04   
字号:

究竟有多少迷?

  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钟山唐宋石窟群、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第101个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名邦、茶马古道、蜀身毒道等等,这些都是与一个名字——剑川有关,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除了中国木雕艺术之乡、白族文化聚宝盆、云南文明之源、蒙语激情抵达的地方外,与剑川有关的赞誉还可以排的很长很长。这里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是东南亚茶马古道交通要冲。敢为人先的胆识使这里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开放包容的胸襟使这里在很早时期就有了商贸往来,本土文化、汉藏文化、中原文化、欧亚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和交流,形成了多元化交相辉映的文化生态,铸就了这里民族文化具有极高价值和唯一性。所有的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拥有17万人口的2250平方米的土地上,与一个叫海门口的地方有关。

  海门口遗址有太多的谜需要解开,它的价值并非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全部。

  海门口遗址中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干栏式”建筑,附近会不会有墓葬群和冶炼地?是否会有城墙之类的保护措施?海门口遗址会不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古村落群?如果有,这些先民们为什么会离开这片安宁和谐的土地?他们究竟搬迁到哪里?

  海门口遗址中发掘出土了玉刀、玉锛等4件玉器,可是在剑川县周边地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玉矿,那么这些材料从哪里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传进剑川?是否3000多年前剑川就是玉石流通的一个重要通到?

  稻子和麦子在海门口遗址中同时出现,代表北方文化的双耳彩陶也在遗址中首次发现,南北文化为什么在这里交融?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交流?是否证明洱海地区古人类在很早的时间就与南下的氐羌两族有了相当程度的交流与融合?

  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我国同时代遗址中没有的非墓葬人骨,这些人是男是女,他们的年龄是多少,是非正常死亡还是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在遗址的旁边或者某一个地方是否会有墓葬群的发现?

  海门口遗址最早出现人类活动究竟是什么年代?虽然进行了碳14测定,但均不是最底层,那么它真正的历史时间到底是什么时候?

  当然这些需要解开的谜还有很多,像北京大学吴小红教授说的那样,海门口遗址有太多的谜需要解开,它的价值并非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全部价值之和。我们需要的是解开这些谜团的一把钥匙。因为剑川,乃至我们整个大理、云南,甚至是我们人类的发展都与这个遗址息息相关、血脉相连。 记者 赵玮

来源:云南网

 

责任编辑:王佳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