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
·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
·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手工技艺
·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美术
·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杂技与竞技
·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艺
·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戏剧
·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舞蹈
·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音乐
·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
· 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目录
· 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目录
·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目录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中国的世界遗产
-聚焦京杭大运河申遗

-全球华人共同的节日春节
-年画贺新春
-八月十五话中秋
-七夕-中国的情人节
-五月五日话端午
-端午节“端”得走吗?
-正月十五闹元宵
-腊八时节粥意浓
-九九重阳登高饮菊东篱下

-傩,中国文化的千古之谜
-质疑紫荆关长城修旧如新

 
     中国迎来首个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保护怎堪忧
    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但就在这个日子即将到来的时候,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一些地方,在推土机毫不留情的轰鸣中,在老房子轰然倒地的尘烟里,城市的历史记忆、社区的传统底片逐渐残缺不齐,最终面目全非。在前所未有的冲撞中,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经历着痛苦的纠缠。
 
· 私塾先生建议汉服应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06/26)
· "那达慕"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06/26)
· 人为破坏与资金短缺 北京委员指出世遗保护两大难题(06/21)
·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拿到“世遗”入场券(06/21)
· 中国运河文化节助力运河“申遗”(06/21)
· "指啸"期待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06/20)
· 非物质遗产保护面临资金难题 专家出谋划策(06/19)
· 让文化遗产日落地生根(06/19)
· 首部《中国文化遗产年鉴》出版(06/16)
· 如何延续鲜活的文化记忆 (06/16)
 
· “发现河南——走遍中原万里行”活动全面启动(06/20)
· 深度挖掘土家文化 石柱举办首届土家族文化活动(06/14)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举行(06/13)
· 文化遗产日陕西展出钱币精品 (06/13)
· 北京“太庙琴会”传雅韵(06/13)
· 文化遗产日:潮绣、剪纸亮相澳门 (06/13)
· 《西江千户苗寨图片展》走进“多彩中华民族文化节”(06/11)
· 迎接“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特别展览》开展(06/11)
· 古村围屋炮楼全面展示宝安推出文物普查成果展(06/11)
· 四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唱响明孝陵 (06/11)
 
· 留住千年姑苏的“城市记忆” (06/28)
· “剑南春”酒坊遗址位列“国保”(06/26)
· 民间剪纸出“蔚县本卷”示范本"(06/22)
· 古城遗址被蚕食 太原市启动立法保护晋阳古城(06/22)
· 成都将建最大皮影博物馆(06/22)
· 为保世遗电视塔要“下”峨眉山(06/21)
· 为保世遗电视塔要“下”峨眉山 (06/21)
· 上海颁政令保护历史风貌 64条道路“永不拓宽”(06/21)
· 保卫四合院和拆迁赛跑 不要把四合院当别墅住(06/21)
· 19项入保护名录 广西多项举措保护民族文化遗产(06/20)
 
· “现代化不能以抛弃历史为代价” (06/21)
· 文化遗产:保护之要在于保存与整理(06/21)
· 中国戏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06/20)
· 非物质遗产面临三大过分关爱(06/20)
· 单霁翔:关于保护工业遗产的思考(06/20)
· 没了传承人的“遗产”还能延续多久(06/19)
· “皇城根”复名恢复了文化记忆 (06/19)
· 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后” (06/19)
· 真正的遗产是无法普及的(06/19)
· 关注“申遗热”中的文化尊重(06/16)
天坛
九寨沟
黄山
丽江古城
昆曲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世界遗产委员会
· 世界遗产简要介绍和分类
· 世界遗产的标志
· 世界遗产公约
·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 文化景观及其它
· 自然遗产
· 文化遗产
· 解读:成为世界遗产的五个步骤
 
编辑:李冬雁 袁丹华
设计:潘 磊
制作时间:2006年6月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