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新闻大陆 聚焦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 各方关注
专家:政治改革成三中全会亮点 简政放权释活力
华夏经纬网   2013-11-22 10:47:19   
字号:

  中新网11月21日电 对于外界有关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侧重经济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观点,香港《大公报》援引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副主任孙晓莉观点指出,三中全会的改革涵盖各个领域,最大的突破是厘清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本身就不单纯是经济问题,而是涉及政治改革的重要问题。 

  再如规范干部政绩考核,扭转用人导向,也是抓住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纪检体制改革、司法改革等也都属于政治领域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将为全局改革提供重要支撑。

  经改与政改密不可分

  孙晓莉教授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探索。

  孙晓莉指出,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首先要进行科学的界定。此次三中全会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确立了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也明确了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突破。这本身就是一个牵涉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的基础性问题,而绝不是单一的经济问题。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把经济改革作为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器和火车头。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经济体制改革非常重要的支撑,二者密不可分。

  政绩考核理顺用人导向

  孙晓莉说,三中全会《决定》有十六部分,其中许多方面的论述,都折射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很多内容。比如对干部政绩考核,明确提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这是政治体制改革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

  在中国,干部制度非常重要。用人导向是指挥棒。指挥棒发生变化,干部的行为选择就会发生相应的调整,这本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很核心的内容。《决定》还提出了财权和事权责任相匹配,这对扭转政绩考核也是一个有力的制度支撑。

  此外,如纪检体制改革完善双重领导、废止劳教制度等,都是政治领域的改革内容,积极回应了各界的改革呼声。

  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

  孙晓莉指出,行政体制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有一个支撑作用。比如《决定》论述了简政放权,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一部分审批,必要的审批也要提高效率。就实际工作而言,企业注册审批如果时间过长、程序繁琐,往往就让市场机会消失了。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充分放权,释放市场活力,经济发展主体就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这就充分显示了行政体制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美华媒:三中全会《决定》赞声多 改革路艰险
·台媒:大陆设新机构应对挑战 诚属明智
·专家: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
·三中全会后首轮人事调整开启 涉及党政军企(图)
·台报吁客观看大陆生育政策 称要将心比心
·人民日报:改革开放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
·大陆学者:三中全会提出两岸经济开放合作新亮点
·人民日报评论员:牢记改革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
·调查显示改革中的公平正义最受关注
·台媒:三中全会为民资松绑 台湾石化业初尝甜头
·学者谈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世界乐观看中国 外媒称中国转向真正改革
·解读三中全会精神:决定市场化改革再出发
·透视三中全会财税政策改革:谁的日子会难过?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