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新闻大陆 聚焦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 媒体评论
世界乐观看中国 外媒称中国转向真正改革
华夏经纬网   2013-11-22 10:16:19   
字号:

  《参考消息》11月20日发表了题为《三中全会让世界乐观看中国》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分析人士为中国的经济改革计划欢呼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1月19日报道】题:分析人士为中国的经济改革计划欢呼

  如果说上周初发布的备受期待的中国经济政策方案的概要让分析人士失望的话,那么上周五官方发布的更详细计划则大大弥补了概要的不足。 

  投资者和分析人士对这份超过两万字的文件反应非常积极,文件列出了中共有关如何改革经济的决定。

  瑞士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说:“这个改革方案涉及面之广显然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高盛公司的中国经济学家说,文件“显示出改革的高度决心”。法国兴业银行驻香港经济学家姚炜说:“新一届领导人果真列出并承诺了不少具体改革措施。中国改革的航船终于重新扬起了风帆。”

  这些欢呼声部分是因为上周二党的高层决策者在闭门会议后发布的最初公报用词模糊、缺少具体细节。三天后发布的更长大纲把最初公报“令人失望的迷雾一扫而光”,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这样说。

  “此次三中全会能否成为中国发展的转折点还要视改革的实施情况而定,”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的一个团队表示。但他们说,从整体来看,“我们不禁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前景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奋”。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11月18日报道】中国的改革终于来了!尽管上周的情况看起来还不是这样。当上周二中共三中全会闭幕时,很多观察家最初表示失望。这在金融市场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股市都下跌了。

  股市现在为什么突然好转?原因还是在于三中全会。因为现在事实证明,这次会议决定进行的改革力度远远大于简短的会议闭幕公报让人们猜测到的内容。如果改革决定得以实现,那么正如彭博社所言,中国将“使经济自由获得至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大程度的扩大”。

  中国转向真正的改革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18日文章】题:中国转向真正的改革

  中共决定谋求经济改革的计划,标志着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根本转折点。从上周五的决定可以知道,中国有改革者,习近平和李克强是其中的领导者。

  该决定除了为精英政治提供机会外,还为实行更广泛的政治变革提供了可能。

  中共从改革中谋求红利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18日文章】题:中共从改革中谋求红利

  中国领导人很喜欢说,经济的最大红利来自改革。如今共产党充实了这个口号,宣布了广泛的改革计划。分析人士认为,该计划带来的红利是,将使经济在今后10年保持快速增长。

  我们经常听到的批评意见是,中国政府不愿实施必要但艰难的政策调整。随着15日公布改革蓝图,习近平一举扭转了这个印象。

  尽管仍缺少许多细节,实施过程也困难重重,但如今有许多人认为,习的政府准备实施拖延已久的经济政策,包括征收房地产税及把国有部门向私人资本开放。

  此举使分析人士几乎众口一词看好中国的长期经济前景。他们的乐观精神也传递给了投资者:上证综指过去两天上扬约5%。

  没人指望瞬间就实现变革,但大家如释重负地感到中国的政策指向了正确方向。加拿大CNC资产管理公司的刘纳说:“如果一揽子计划能在今后5年得到谨慎而有效的实施,中国应该能在今后10年保持7%的年增长率。”

  【德国《世界报》网站11月18日文章】他们闭门讨论了4天,讨论了中国的未来、改革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中国的领导人在三中全会闭幕后暂时没公布任何结果。几句干瘪的话,没有细节,令很多观察家大失所望。

  因此中国政府紧接着公布了广泛的改革计划。“这对德国经济界来说是令人振奋的信号,”德国工商总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扬•内特尔说,可以感受到中国政府对改革的认真态度。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沃尔夫冈•勒尔也看到了这种改革意愿。他说:“中国走过很多弯路,但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犯过所有错误后,30年来得到如此高效的领导。”中国的伟大改革者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也不清楚改革能走多远。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解读三中全会精神:决定市场化改革再出发
·透视三中全会财税政策改革:谁的日子会难过?
·联合早报:三中全会开启中国大国外交新征程
·透过《决定》看民生:教育公平要敢洗牌会洗牌
·港媒:中纪委巡视全覆盖 减少一把手直接干预
·国研中心学者:改革红利还是要看如何“土改”
·中国驻英大使“3D”解读三中全会:决心 设计 部署
·大陆超级富豪台北密会 分析三中全会政策影响
·学者析国安委:现有职能部门“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中全会后人事密集调整 涉中央地方多部门机构
·十八大一年来 打“老虎”抓“苍蝇”反腐利剑高悬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改革的核心问题
·国际社会热评全会决定:转变政府职能 激发市场活力
·梅新育:摈弃单向的“扩大对外开放”思维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