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新闻大陆 聚焦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 媒体评论
十八大以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述评:让百姓病有所医
华夏经纬网   2013-11-07 09:53:53   
字号: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十八大以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向纵深推进,百姓病有所医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

  任务已经明确,改革扎实推进。 

  ——2013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参保人数分别为2.65亿人、2.71亿人、8.05亿人。全国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约为75%,城镇居民基本医保为70%。

  ——2013年,以省区市为单位,推开20种重大疾病保障,在明确临床路径和限定费用的基础上,实际补偿比达到70%左右。

  ——2013年8月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已在23个省份的94个统筹地区开始试点,已有7个省在全省推开,覆盖城乡居民2.1亿,累计补偿金额6.3亿元。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四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为主体,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社会慈善救助等其他保障形式为补充的医疗保障体系。

  国务院医改办政策组负责人傅卫说,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的进程,巩固和扩大覆盖面,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医疗保障水平。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不断筑牢医疗保障底线,将逐步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问题。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

  “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医改的攻坚方向:“基层”将成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关注的重点。

  2013年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基层解决医改面临的新问题有了更加明确的指针。

  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梁万年表示,十八大以来,医改取得了新的阶段性进展,尤其是基层医改工作成绩显著。

  在基层,药品越来越便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有序扩大,基本药物采购机制进一步健全。国务院近日进行的基层医改督导显示:基层医疗机构20种常用药进价均明显低于当地零售药店。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医保和财政的补偿机制不断健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环境硬件设施大为改观,人才队伍得到强化。江苏、山东等省基本实现了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1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河北等省份实施了大学生村医计划,一些地区免费定向培养村医;在四川、山西、湖南等地和浙江的部分县市,有效推行了“县招乡用”“乡招村用”等柔性人才流动措施。

  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各地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绩效性工资比例提升,绩效考核体系重点向骨干医生倾斜。一些地方还探索通过发放生活补助、购买职工养老保险等途径,为乡村医生解除养老的后顾之忧。

  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县级医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直接服务9亿多群众。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被本届政府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医改任务的重中之重。

  一年来,各地抓住改革“以药补医”这个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和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权为切入点,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价格机制、医保支付制度、采购机制、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统筹推进,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县级医院运行新机制。

  破除以药补医、维护县级医院公益性的共识已经形成,各地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县域医疗服务水平整体得到提升,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到了进一步满足。

  改革使基层医疗服务利用率大大提高,“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正逐步实现。今年底,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有望启动,力争2015年全国公立医院全面铺开。与此同时,我国将总结城市公立医院改革17个国家级试点城市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鼓励和指导试点城市进行改革和探索。

  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财会分会副会长应亚珍说,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从改革“以药养医”、切掉药品加成开始,改变了医院管理导向。通过招标采购,药品价格降低,挤出了流通环节中的药价水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长期以来,我国中心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县级医院门可罗雀,基层群众看病不惜千里奔波。提高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和技术水平,吸引广大群众就近就诊,有利于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记者吕诺、胡浩)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媒体暗访职业“医闹”:给多少钱闹多大事 打架单付
·“护士夺刀救患者”传递医患正能量
·政协31名委员提案:建立医院暴力零容忍法规制度
·卫计委:加强医院内部治安管理 保障诊疗秩序
·浙江温岭将为遇害医生申报烈士 各大医院安保升级
·曹劼:改善医患关系,社会没有旁观者
·恶性伤医频发医患信任降低:仅10%患者信任医生
·媒体追问温岭杀医案:医疗纠纷调解机制为何失灵
·杭州一医院受温岭杀医案影响 保安戴钢盔配电棍上岗
·媒体统计17起恶性伤医案件:一审判决死刑仅2起
·浙江温岭杀医案遇难者追悼会举行 千人送别寄哀情
·要讲医德也应讲“病德”
·温岭弑医案,医患调解机制为何“失灵”
·傅达林:医患关系从哪里攒起信任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