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新闻大陆 聚焦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
渣打报告:关于三中全会你应该知道的10件事
华夏经纬网   2013-11-05 15:14:33   
字号:

    2013年9月11日,渣打银行发布十八届三中全会前瞻报告,报告预计2013年的三中全会将宣告重大改变,并将加快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渣打预计,2013年11月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望宣布一揽子重要经济改革方案。而改革顶层设计将成关键;总书记习近平或会在10月份全会前夕外出考察中释放改革重点。另外,政府体制改革、财政制度改革将会是新一轮经济改革方案的核心。2014、2015年新改革方案的实施将显著改善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针对地方债,渣打报告分析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框架有望在未来三年正式推出,包括债务规模、还款来源、担保以及债务股本比等。相关数据将由财政部负责检验并监督。近期,中央政府官员明确公开表态,希望地方政府能够清偿债务,不要指望中央出手相救。中央收紧地方融资平台信贷的举措看来已初显成效,已经触发了地方国有财产出售。

    渣打称,不奢望2013年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现1978年那样的根本性转变,但相信它不会像2003年那样令人失望。

    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关键的改革都已经开始。今年年初开始的反腐措施正取得显著成效,行政审批的权力正受到制约,一些价格正在放开(利率、天然气),在经济较长期低迷的形势下货币政策并未放松。渣打乐观的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这些以初显眉目的改革趋势中扮演催化剂的作用,同时推动更多变革。

    另外重要的几点包括:

    习和李在经济政策上彼此认同,都认为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习在党内拥有足够的力量推行艰难的变革,这一点其上任或许难以企及。全会议程经过广泛的思考及调查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智库起到重要作用。改革者在重要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如周小川(央行)、楼继伟(财政部)、刘鹤(国家发改委),这应会有助于减轻反对的声音,尽管部门内部可能还会有阻力。地方政府或会赞成改革议程的某些方面,例如,很多省份眼馋新近宣布的上海金融自由贸易区政策。

    渣打分析称,政府体制改革将是改革的核心策略。并提出希望被本次全会通过文件所涵盖的热点题目:精简政府机购;重新定位政府职能;为地方财政提供可持续来源;创建受约束的预算制度,确保资金支出的效率;改进地方官员绩效考核体系;清理当前及未来的地方政府债务;创造途径让私人部门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渣打同时预计,国企改革仍是敏感话题,可能不会明确出现在今年的全会文件。国企改革或将不动声色地由其他改革间接推动。但这样会导致改革耗时过长,且结果无法预测。

     以下是渣打银行报告全文: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今年11月举行。我们预期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的这次会议将制定出中国下一轮经济改革的整体规划。社会各界翘首以待,期望改革顶层设计对若干宏观经济问题能有重大突破。

    本报告中,我们将列举出10点你需要知道的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我们对2013年改革方案整体规划的预计。总而言之,我们认为新一轮改革方案意义重大,且随着未来数月方案细则的公布,新一轮改革方案将提振中期内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如果整体规划缺乏新意,无疑将令人失望。

    1。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制经济政策蓝图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在此期间,中央委员会将召开若干次重要会议(全会),就重大政策决议进行讨论和投票。其中,一些全会主要关于思想建设及宣传领域,而三中全会通常聚焦于经济。

    除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大会报告国家现状及党的议程以外,三中全会通常还会通过至少一项有关经济方面的重要文件。这一文件也可能涉及其它领域,同时三中全会有时也会通过政治、法律和民生方面的决议(但这些决议并不总是会公开发布)。这些文件的名称也许并不引人注目,如上一次三中全会(2008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关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的的正式准备工作开始于今年年初。准备工作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起草程序,包含数百个机构递交背景资料、初稿以及审核意见。整个夏季,在北戴河会议上,中国的高层领导们或许一直在翻阅并讨论这些关于经济问题的初稿。

    2。这是一次党的会议,制定出党的文件

    重大决议由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层即中央委员会做出,中共中央委员会选举出中央政治局,后者选举出政治局常委。七人组成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是重要决策机构。中央委员会下属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会经济文件的起草。涉及其他领域(如政治、法律等)全会文件的的起草统筹由党内其他相应的高层机构负责。

    中共中央全会通过的文件指引并形成其后的政府(国务院)政策决策和规划。因此,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于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战略完全认同并彼此协作至关重要。截至目前,充分的证据表明事实正是如此。

    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官员也紧密参与到全会文件的的准备工作中。各相关部委和官方机构参与十八界三中全会经济报告的准备工作,如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各部委提供决策建议。

    3。某些三中全会影响深远 1978年三中全会作出的决议改变了中国

    最常提及的一次三中全会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次会议标志着改革的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身通过很少具体的决议或改革细则,其重要意义通过其他方式体现出来。

    1976至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最高领导层试图恢复中央计划经济以刺激经济增长。目标方案已经起草,投资计划已经设定,产量和价格单均以准备就绪。当时的重工业是命脉,涉及石油、钢铁及能源的约120个大型工程项目被选作引领经济复苏的先导。原本计划通过大幅增长石油出口而获得外汇收入用于支付进口所需的工程设备。然而,当1978年中国实际石油蕴藏状况变得清晰之后(石油储藏量远远少于预估),这项计划在1978年不了了之。当时120项投资计划预算投入为120亿美元,但1978年中国的总出口才仅仅100亿美元。

    在那一年,邓小平(他1975年经济改革计划中的很多内容成为后来改革思路的基础)对华国锋任总理的领导层提出批评,并进行了一定的高层人事变动。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获得了胜利:华事实上偏离了权力中心,一个全新的经济改革战略提出并获通过。随后陈云也加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抓经济工作,并选择农业(而非工业)作为他的工作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久,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人民公社悄然解散,家庭得以种植自己的土地并出售自己的农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具有争议的政策——允许农民自由耕种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中,下面我们还将会提到这一点)。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一些重要的全会(如1978年12月举行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和1993年11月举行的第十四届三中全会)都在年末召开。让我们共同期盼今年11月份的全会也将依循惯例。

    4。某些三中全会令人稍感失望 2003年三中全会通过的一些决议最终未能实施

    1978年三中全会因促生了真正的变革而令人弹冠相庆,而2003年三中全会却被许多人认为以失败告终。2003年胡锦涛和温家宝主政当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聚焦于经济“扭转失衡”及推动农村发展。我们认为随后的两个五年任期不应被认为是一个“丢失的十年”。2003至2013年间,农村地区发展取得了重大改善,社会保障基础得以重建,全国各地都获得发展,真正的中产阶层逐渐形成。然而,与江泽民/朱镕基主政时期(1989-2003)相比,胡温在任期间没有实现大的制度改革。相反,21世纪初的中国发展仍由国企、城市住房建设以及上世纪90年代末的入世(WTO)改革所推动。2003年三中全会文件中指出的许多失衡问题进一步加剧。随后,中央政府于2008至2010年间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的实施时间过长加剧了经济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关于2003年三中全会没有产生真正变革的原因迄今仍在探讨,对于当前执政者而言,可能的教训有三:宏大的政策目标须有详尽的规划细则支撑;执行机构(国务院领导班子)必须紧密参与;强有力的党的领导层之间的相互协调至关重要。

    5。我们预期2013年的三中全会将宣告重大改变将加快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2013年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趋向于上述两种先例中的哪一种?我们并不奢望它能够实现1978年那样的根本性转变,也相信它不会像2003年那样令人失望。我们的信心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习和李在经济政策上彼此认同,都认为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我们认为习在党内拥有足够的力量推行艰难的变革,这一点其上任或许难以企及。

    全会议程经过广泛的思考及调查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智库起到重要作用。

    改革者在重要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如周小川(央行)、楼继伟(财政部)、刘鹤(国家发改委),这应会有助于减轻反对的声音,尽管部门内部可能还会有阻力。

    地方政府或会赞成改革议程的某些方面,例如,很多省份眼馋新近宣布的上海金融自由贸易区政策。


 

责任编辑:虞鹰

共2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三中全会前瞻:横琴新区主政官员谈实践中的顶层设计
·三中全会前瞻:重磅政策支持 生态文明建设将提速
·分析称三中全会聚焦国企改革 将促“国民共进”
·三中全会将有大动作 华媒吁中国改革应防止碎片化
·迎接十八届三中全会:寻求改革“最大公约数”
·三中全会将掀强劲改革浪潮 内容不限经济领域
·台报期许十八届三中全会为经济改革闯关布局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瞻:推进涉外经济体制四大改革
·如何更好“读懂中国”: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杨百万自称政策受益者:每个时代都有属于你的机会
·外媒借三中全会关注中国改革 称将决定未来方向
·巴西观察家感受中国改革:"80%的预言都实现了"
·世界关注中国改革决心 三中全会将勾画蓝图
·港媒:国务院公司注册登记制度改革“一石二鸟”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