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新闻大陆 川台心手相牵-512汶川地震五周年网络爱心田园 最新报道
汶川地震五周年:农家妇女绝望中学会独立面对
华夏经纬网   2013-05-17 14:48:35   
字号:

  中新社绵竹5月13日电 题:农家妇女刘小蓉:绝望中学会独立面对

  作者 殷樱

  “震后五年,虽然经历了生离死别,但我学会了独立面对一切。”43岁的刘小蓉说,自己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家妇女到饭店老板,这五年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午后,四川绵竹金花镇玄郎村“玄郎人家”小饭馆坐满了客人,老板娘刘小蓉在厨房和餐厅来回穿梭着,手脚麻利,还不停地招呼过往的游客,脸上总是挂着热情的笑容。 

  刘小蓉告诉记者,接待客人、买菜都是自己,而父亲负责打扫卫生,母亲在厨房帮忙择菜洗碗,除此之外还请了一个厨师。

  这些事情在地震前对刘小蓉来说都是难以想象。“以前这些事情都是我丈夫做的,我不太愿意去接触外面人,现在不一样,招待客人都是我的事情。”

  2008年5月12日,刘小蓉刚住了四个月的新居在地震中被摧毁了,作为中学教师的丈夫也在这次地震中遇难。

  “我觉得一切都完了,人也没了,房子也没了,一切都无所谓了。”刘小蓉想起来依然悲痛不已,当时唯一的希望,就是她正在念高二的儿子王宇。

  地震前,刘小蓉只是在家里做点家务活。“那时候丈夫很疼我,说女人在家轻松一点,出去打工太累了。”

  “不是为了儿子,我也想跟着去了。”刘小蓉说,丈夫当时只留下了一张432元的工资卡,又欠着修房的债,“家里的经济来源突然断了,我也什么都不会,压力太大。”

  “人走到这一步,越绝望越要独立。”刘小蓉告诉自己,无论再苦再累,必须要让孩子读书。

  2009年3月,刘小蓉开始去学车。3个月后,刘小蓉带着新考的驾照来到镇上。说起第一天挣了多少钱,刘小蓉笑着说,“虽然只有58元,但这钱却让我这个农村家庭妇女真正走上了新的人生。”

  2010年,玄郎村鼓励老百姓开农家乐。渐渐独立的刘小蓉想到自己的房子就在村口路边,就开始筹备起小饭店,曾经用于谋生的面包车就用来买菜。

  目前小饭店的生意还不错。“节假日的时候客人很多,平时也会有。”刘小蓉欣慰地说,扣除日常开支和支付的工资,每个月还能挣两三千块钱。这个收入在玄郎村已经不错了。

  除了每天忙于店里的事情,刘小蓉最开心的是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刘小蓉说,21岁的儿子在西安读大三,隔三差五都会通一次电话聊聊双方的近况,“店里的生意,学校的生活,我们都会交流。”

  为了给在外读书的儿子一个生日惊喜,刘小蓉在2010年第一次搭上去外省的火车,“虽然没有了父爱,但我希望给予他双倍的母爱。”

  对于将来,刘小蓉希望把自己的饭店规模扩大。“至于儿子,我希望他能找一份好工作,每天过得开开心心。”

  “我是从地震中重新站起来的女人,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压倒我。”刘小蓉坚定地说。(完)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外媒:汶川地震五年祭民众寄哀思 北川如同新画
·汶川地震五周年:“东方古堡”桃坪羌寨的新风貌
·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祭:“思念埋在心里,继续前行”
·记者探访新北川中学:为学生提供多方面营养元素
·哀伤还在希望更多 汶川伤逝过后现生机(图)
·汶川地震五周年:映秀,那些温暖人心的故事
·从汶川到芦山:灾难医学救援凸显五大优势
·汶川地震“敬礼娃娃”:长大想当解放军和科学家
·汶川地震可乐男孩忙创业 连开洗车店特产店(图)
·外媒聚焦汶川地震5周年 灾民坚信“会有好日子”
·台胞援建广元市青川县中医院震后六大提升(图)
·成都台协妇委会资助元坝贫困学生9年如一日(图)
·组图:北川记忆与新生
·法鼓山关怀灾区孩子成长 打造园林式校园(组图)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