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新闻大陆 川台心手相牵-512汶川地震五周年网络爱心田园 最新报道
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祭:“思念埋在心里,继续前行”
华夏经纬网   2013-05-17 14:47:18   
字号:

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祭:“思念埋在心里,继续前行”

    5月12日,汶川县映秀镇,羌族释比祭祀活动上,羌族老人正在诵念祭祀经文。 记者 崔力 摄

    5月12日,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来自2000多名各族群众参加公祭。记者 崔力 摄

  5年后,我们变得更坚强更成熟

  一株株雪松静静站立,一朵朵菊花淡淡吐芳。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汶川县组织的“追思亲人,感悟生命——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祭”活动在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举行,来自各地的近2000名民众汇聚在这里,静默伫立,深切哀悼在抗震救灾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和地震中的遇难同胞。

  追思大会开始前一小时,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就已将遗址前的小广场挤得水泄不通,遗址废墟上一面鲜艳的国旗迎风招展,似乎也在哀悼逝去的人们。

  14点28分,深情低回的《鲜花曲》响起,身着素衣的人们,面对遗址默哀。致哀之后,所有到场群众依次上前,将手中的小黄菊祭献到纪念台上。

  “我们来参加祭奠活动,除了缅怀逝者,更在于激励自己,干好自己的工作,更好地生活。”汶川县一位名叫徐铭的工作人员说。“这场灾难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现在的工作虽然忙一点、累一点,但看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脸,一切都很值得。”七一映秀中学一位姓张的教师说。

  “把思念埋在心里,继续前行!”

  ——映秀遇难者公墓见闻

  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的第五个年头。通往映秀镇渔子溪村“5·12”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的山路上,挤满了前来祭奠的人,这里有沉睡着的爱子、爱女、贤妻、胞妹、慈母、贤侄、好友……

  公墓里飘荡着祭祀的青烟,弥漫着浓浓的思念。

  爸爸放心,我们的生活会越过越好

  一大清早,18岁的冯梁霖就叫醒了两个弟弟:“今天,你们两个要听话点,我们要去看爸爸!”

  这三个孩子的父亲曾在映秀电厂工作,2008年“5·12”地震,父亲被埋在废墟里,永远长眠在映秀遇难者公墓里。

  经过1个多小时的汽车颠簸,冯梁霖和两个弟弟,跟着妈妈和外婆一道来到了公墓前。

  冯梁霖一言不发,拿出打火机,点了5炷香烛,引燃一张薄黄的祭纸,和母亲、外婆一起一张一张往火里添着祭纸。

  一会儿,所有的祭纸都化为了灰烬,烟雾中飞舞着片片纸灰。冯梁霖闭上眼睛,轻声说道:“爸爸,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刚刚考上重庆大学。你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两个弟弟和妈妈、外婆。等我工作了,妈妈就轻松了,我们的生活会越过越好的。”

  没有亲友祭拜的烈士墓前,也燃起香烛

  “你们都是军洲的战友,来,喝口酒,吃个苹果。”50岁的蒋福林和妻子冷志远从挎包里抓了一大把糖果,一一放在武警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支队几位在汶川地震中牺牲的烈士墓前。

  昨日一大早,蒋福林老两口便从泸州赶来给儿子扫墓。他们的儿子蒋军洲在汶川地震中,为了抢救映秀电厂的职工,连同其他几位战友一起全部被埋在废墟里,至今都没有找到尸体,牺牲时年仅22岁。

  “刚开始的时候,他妈天天梦到儿子,直到有一天,她做梦时梦到儿子拉着她的手说,妈妈,你别想我了,你和爸爸好好过,从那以后,我老婆就再也没有梦到儿子了。但是,只要看到电视上穿军装的人,她就有些受不了。我就劝她,儿子都让我们好好过呢,我们要坚强点。”蒋福林在儿子的墓前放了一块饼干,然后依次在另外7位烈士墓前也放上了同样的祭品。

  “我们几家人没有约定,但无论哪个来,都会在其他几位烈士的墓前烧上一炷香,放上同样的祭品。以此相互安慰和鼓励。”蒋福林说。

  游客专程“刹一脚”参加祭扫

  昨日参加祭扫活动的,不仅仅有遇难者的亲友,还有不少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中的许多人是自己开车前来的,也有参团的游客主动要求旅行车“刹一脚”,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寄托自己的一份缅怀和哀思。

  “我们骑了6个小时的自行车才从成都骑到这里。”22岁的毛琦告诉记者,他和几位自行车爱好者相约以这种方式来缅怀逝者,考验自己的毅力。

  来自深圳的唐兴华一家人跟随旅行团的车从九寨沟返回成都,路过映秀时,全车人强烈要求在映秀“刹一脚”,趁着这个特殊的日子,去缅怀一下逝者。“逝者已走,我们活着的人应该活得更好,把思念埋在心里,摆脱痛苦,继续前行。”唐兴华在一排排镌刻的名字前,放上一束太阳花。

  在昨日的祭扫活动中,映秀遇难者公墓还举行了“羌族释比祭祀活动”。汶川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羌年》代表性传承人王治升、“羊皮鼓舞”代表性传承人朱金龙及其鼓队队员20名,在映秀公墓为“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雅安芦山大地震遇难的同胞举行祭祀活动,告慰逝者、追思亲人。(记者 匡丽娜)

来源:重庆日报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记者探访新北川中学:为学生提供多方面营养元素
·哀伤还在希望更多 汶川伤逝过后现生机(图)
·汶川地震五周年:映秀,那些温暖人心的故事
·从汶川到芦山:灾难医学救援凸显五大优势
·汶川地震“敬礼娃娃”:长大想当解放军和科学家
·汶川地震可乐男孩忙创业 连开洗车店特产店(图)
·台胞援建广元市青川县中医院震后六大提升(图)
·成都台协妇委会资助元坝贫困学生9年如一日(图)
·组图:北川记忆与新生
·法鼓山关怀灾区孩子成长 打造园林式校园(组图)
·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援建德阳 促灾区教育发展
·高金素梅5年助养20羌族少年 孩子们由衷感谢(图)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