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新闻大陆 川台心手相牵-512汶川地震五周年网络爱心田园 台湾援建情况
携手台湾同胞,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
华夏经纬网   2013-05-13 09:57:30   
字号:

    “5.12”震灾,寰宇共殇。地震发生后,台湾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四川灾情,广大台湾同胞心系灾区,与四川人民心手相牵、共克时艰,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四川省台办系统和相关方面积极投入、主动服务,围绕“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和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采取切实举措,认真落实台湾同胞爱心援建项目,加强四川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和灾区发展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胞大爱倾情援建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通过国台办、海协会及四川省各级台办、民政部门、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各种渠道,四川灾区共接收到台湾社会各界捐款13.2亿多元人民币,各类物资折合人民币2亿多元。根据捐赠者的意愿,落实到了189个灾后重建援助项目,主要集中在灾区重建中小学校、卫生院、民居等民生项目。其中,海协会转交台湾同胞捐款5.18亿元,经严格筛选和审核,确定用到了95个援建项目。

    在灾后重建中,台湾的一些宗教团体及企业不但捐款捐物,援建学校、医院等,还持续派出援建人员直接参与灾后重建。如全国台企联、“台湾工程界协助川震重建家园协会”先遣考察团、台湾慈济、法鼓山、远东集团等。

    如今,“5.12”地震灾区重建工作已经结束,台湾同胞援建的189个项目也投入使用。它们宛如189颗美丽的珍珠,镶嵌在天府大地,见证着两岸血浓于水的骨肉情深,装扮着浴火重生、更加美丽的四川。都江堰台湾爱心家园、彭州新兴亚东小学、什邡慈济中学、中江光明村农房、青川中医院等等,一幢幢漂亮、整洁的民居,一座座安全、美丽的校园,一所所现代、先进的医院,给灾区民众的生产生活带去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

    认真履职落实爱心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关怀、指导和支持下,四川省台办会同相关部门严格管理捐赠资金,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广大项目建设者全力以赴,辛勤工作,做好每一个爱心工程,使台湾同胞爱心捐款落到实处。

    协调落实好台湾同胞的援助资金和项目,是捐赠者的最大愿望和要求,也是对灾区人民负责的表现。海协会转交的台湾同胞捐款援建项目,都是从受灾市(州)上报的项目中经过认真审议,严格筛选后,再向国务院台办和海协会报告,最后确定下来。同时,还充分尊重捐赠者意愿,按照灾区重建规划,统筹和协调项目安排,把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避免了重复建设,发挥了资金的最大效益。

    为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加强对援建项目和捐赠资金落实情况的重点监督和跟踪检查,省台办协同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监管使用机制,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台湾同胞对我省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的规定》,还多次协商并召开专题会议,形成了《关于落实台湾同胞捐建项目的会议纪要》,明确了各方在落实台胞捐建资金和项目中的分工,省台办负责对项目进行审核把关,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根据省台办的意见分两次划拨项目捐款,施工前期下拨80%、项目验收合格后划拨20%。在项目实施建设过程中,省台办还下发了包含项目实施、检查、验收等内容的文件十余份。省台办与有台胞援建项目的11个市(州)签订了《四川省落实台胞捐助灾后重建项目工作目标责任书》,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制,分工负责抓落实。为确保捐赠资金合理有效使用,强化了重建项目的审计,将每个援建项目置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

    省台办领导多次深入到项目点调研,督促、检查、指导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问题,妥善解决了部分援建项目在捐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在灾区帮助援建的台湾团体,各级台办会同相关部门做好服务工作,协调解决问题,推动了台湾援建项目的不断增加,共同做好了台湾援建项目建设施工。同时,加强与捐赠方的联系和协调,协助地方政府把捐赠项目落实好,有力促进了地震灾区的重建和发展。2009年举办“灾后重建周年-台资企业四川行”活动,邀请台湾海基会、海协会和捐款台商到四川考察重建项目情况,受到各方充分肯定。

    发挥爱心促进重建

    重建工作开展以后,台湾政界、工商界、工程界、教育界、宗教界等各界人士心系四川灾区,不仅给予持续关心关注,还纷纷前往灾区参观考察,为灾生重建积极建言献策,甚至亲自参与、协助灾区重建,有力促进了灾后重建工作。全省台办系统强化协调服务,发挥好台湾同胞爱心作用 ,共同促进重建工作。

    邀请和接待台湾知名人士来川参观考察灾后重建,共同推进台湾援建项目,见证重建奇迹。地震以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曾永全、洪秀柱,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国民党副秘书长詹启贤、张荣恭,台湾民意代表高金素梅、许舒博、马文君、简东明、王慧美、朱凤芝等台湾知名人士先后来川参访,赴地震灾区参观考察,支持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亲眼见证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巨大成果。

    支持、协助台湾工商界对地震灾区的援建。地震发生后,全国台企联、富士康、台塑、长荣、远东、国康人寿、统一、顶新、旺旺等企业纷纷伸出援手,顶新、远东等企业还单独出资并修建都江堰顶新希望小学、彭州新兴亚东小学。不仅如此,台湾亚东水泥、台玻、统一等台资企业还在灾后增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为援助灾区重建持续作出贡献。

    携手“台湾工程界协助震在重建家园协会”,开展川台工程界的交流,为灾区提供持续不断的智力支持和帮助。2008年6月22日至7月2日,在国务院台办的指导和支持下,四川省台办会同省建设厅、省科协邀请了以中国国民党智库永续发展组顾问陈世圯为团长的由台湾土木技师公会等58个台湾工程产业界团体组成的“台湾工程界协助川震重建家园服务协会”交流团一行70位专家、学者、工程师到四川,与四川工程界专家一道,前往灾区实地考察、开展咨询研讨,召开了4场专业研讨会,为四川灾后重建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帮助和建议。

    携手台湾教育界,借鉴台湾“9.21”地震的经验,帮助灾区教育重建工作,组织灾区师生到台湾交流,抚慰心灵创伤。2008年7月14日至21日,邀请台湾中南部的35位大中小学校长、文史类教师以及教育界人士和四川25位德阳、绵阳、广元等地灾区学校教师一起共话地震灾后教育重建。

    协助落实好台湾慈善组织的爱心帮助。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台湾国际佛光会、台湾法鼓山、台湾中台禅寺等宗教界组织除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还组织志工长期服务在灾区,帮助医治伤员、心灵抚慰,参与、协助灾后重建,开展环保公益事业等。

    转化热情助力发展

    四川省台办系统充分发挥对台工作优势,既帮助台湾同胞实现爱心意愿,还把台湾同胞的关心、关注四川地震灾区的热情转化为开展交流合作的积极性,促进了灾后四川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

    加大灾后新四川宣传力度,重树台湾同胞对四川的信心。坚持每年邀请、组织台湾媒体来川,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开展主题采访活动,采访报道四川社会经济发展成就、比较优势、投资环境、旅游资源和地震后旅游景点恢复重建、台资企业发展现状等,将灾后美好新四川的形象传递给台湾民众,让台湾同胞知道,四川没有倒下,四川依然美丽,依然是一方旅游观光和投资兴业的热土。

    积极帮助在川台资企业恢复发展,充分发挥在川台资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帮助和关心在川受灾台资企业全面恢复生产,帮助企业分析地震后出现的新的投资机会,切实解决其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台商台企增添了扎根四川发展的信心。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和我省《实施办法》,出台《关于促进台资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等,鼓励和支持在川现有台资企业增资扩资,不少台企在川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张,实现了新的发展,对吸引更多台胞来川投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大力开展对台经贸交流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宣传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相关政策和灾后相关扶持政策,通过“走出去,引进来”,邀请台湾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来川进行投资考察,加强川台在高科技产业、农业、金融、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的合作,鼓励他们来川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把岛内投资者的目光重新拉回四川。地震后,成功举办“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第四届中国西部海峡两岸经济科技博览会”、“中国西部海峡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合作研讨会”等大型经贸交流活动,有力增强了台商在四川投资的信心,强势引进了台湾富士康、仁宝、纬创等一批台湾知名企业,并形成了产业集群,促进了川台经济合作。

    加强川台交流交往,进一步密切川台联系。结合灾后重建和灾后社会经济发展,开展了“大熊猫故乡行”、“巴蜀文化周”、“四川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旅”、“台湾学生天府夏令营”、四川民族歌舞赴台湾感恩演出、“巴蜀文化精品展”、“四川成都大庙会”等多项交流活动,邀请台湾社会各界重要人士、基层民众、青年学生等来川参访交流,增进了台湾同胞对灾后四川依然美丽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对四川的信心,密切四川与台湾的关系。

    感恩致谢强化合作

    大灾面前,台湾同胞无私的大爱极大地彰显了两岸“情缘于根、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来自台湾同胞的爱心,深深温暖着灾区群众,四川人民感激在心,铭记在心。两岸同胞在抗震救灾中凝聚的骨肉情、同胞爱,已经转化为相互扶持、加强合作、共克时艰的强大动力。五年来,四川举办一系列重大活动,表达感恩致谢之情,交流灾后重建经验,推动川台交流合作。

    2010年5月,在“5.12”汶川大地震两周年之际,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率团赴台,开展以“感恩致谢、交流合作”为主题的“天府四川宝岛行”活动,在岛内外产生强烈反响,开创了赴台交流活动新模式。

    2011年5月,在“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时任四川省省长蒋巨峰率团赴台,举办以“发展振兴、合作共赢”为主题的“台湾.四川活动周”,再次将川台交流合作推向高潮。

    2012年4月,时任四川省政协主席陶武先率团赴台,进一步深化“天府四川宝岛行”和“台湾.四川活动周”活动成果,持续推动川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川台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四川省台办  李华军)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汶川地震五周年成都特警救灾纪实
·范正祥:汶川地震五周年 生命意识的觉醒
·汶川地震五周年:走过灾难 我们坚定前行
·汶川地震五周年特别报道:告别农耕的旅游谋生
·汶川地震五周年:无锡援建队托起新汉旺
·汶川地震五周年:映秀,那些温暖人心的故事
·汶川地震5周年:从悲壮走向豪迈
·汶川地震五周年祭:追思·感恩·新生
·托起梦想的翅膀--写在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之际
·纪念汶川地震五周年 《大地安魂曲》再次奏响国家大剧院
·汶川地震五周年,我们用什么告慰逝者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力量
·人民日报:汶川彰显“中国精神”
·汶川:生态环境和城镇建设显著改善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