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新闻大陆 川台心手相牵-512汶川地震五周年网络爱心田园 人物故事
责任重于山--四川各级台办干部职工全力抗震救灾
华夏经纬网   2013-05-13 08:45:47   
字号: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日日夜夜里,社会各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际组织纷纷为四川灾区献爱心,帮助受灾受困群众。在为灾区忙碌的人群中有这样一批身肩重任,怀着对台湾同胞真挚的感情,第一时间奔赴重灾区全力救助受困受灾台湾同胞、台属的干部职工,正是有了他们默默的奉献和扎实工作,在川台胞除两人不幸遇难外其余全部安全撤离灾区,在川台资企业、台胞、台商、台生情况稳定。

    “我们要赶过去,亲眼看到他们都平安,才放心” ——四川省台办紧急行动,全力救助在川台胞

    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台办按照国台办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立即成立了由刘俊杰主任任组长、钟远超、张军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杨永培任副组长的抗震救灾应急指导协调小组,迅速下发紧急通知,对全省涉台系统的抗震救灾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从13日起,四川省台办领导不顾不断发生的强烈余震,分头带领工作小组赶赴灾区了解灾情。刘俊杰主任赶赴成都市、都江堰市、彭州市、绵竹市等地了解灾情和台资企业受损情况,指导救灾工作;钟远超副主任连夜组织有关人员联系救灾物资,并于14日一早将首批200吨灾区急需物资运抵机场,空投到灾区;张军副主任自地震发生后一直负责与有关方面的联系和台湾同胞的搜救工作,每天工作不分昼夜;机关党委书记杨永培带领工作小组深入都江堰市、广元市、雅安市了解灾情。13日在都江堰,杨永培所带领的工作小组正努力解救被困的28位台湾游客。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工作组当即立断分两组开展工作,一组随时联系游客,一组前往抗震救灾指挥部协调车辆前往救助。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青城大桥看到了满载着28位台湾游客的救援车辆,见到大家平安归来,杨永培带领工作小组带着食品和饮料上车慰问大家,向大家道平安,并安排其返回成都。28位台湾游客成功解困,而杨永培一行则又转道灵岩山了解被困索道的11位台湾游客救助情况。

    同一天一早,尽管都江堰市有关部门尚无台湾同胞伤亡的报告,但四川省台联仍组织成都市台联一道带着食物和饮用水赶赴都江堰看望在此居住的7户台湾同胞,“我们要赶过去,亲眼看到他们都平安,才放心。”当来到90余岁高龄的台籍老人王介甫的住地时,大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大楼已经严重变形,随时有垮塌的可能,但老人还不知下落,四川省台联一行立即快速上楼,拼命敲打老人的房门,终于在已经变形不能打开的门后传来了老人呼救声。确认老人被困家中后,四川省台联副会长陈开明马上联系都江堰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派人前来解救。半小时后,4名武警官兵撬开了变形的防盗门,将被困20多小时的王介甫老人救出,四川省台联工作人员立马把受伤的老人送往医院救治。

    此后四川省台联又转赴彭州市白鹿镇等地看望台胞台属。

    “我们专门来营救你们,大家受苦了”——阿坝州台办全力救助受困台胞

    5.12地震发生后,阿坝州汶川、茂县、理县三县交通瘫痪、通讯中断,房屋倒塌,成为与外界隔绝的孤岛。阿坝州台办9位工作人员中有8位职工的大部分亲属都在重灾区生活、工作,他们第一时间不是寻找亲人,而是在州台办主任郭朝武的带领下立即投入到这场严酷地抗震救灾工作中。

    2008年5月16日凌晨2点,在获知九黄机场尚滞留有大量台湾游客后,郭朝武立即带领工作人员赶往机场,组织协调疏散台湾游客。由于滞留旅游人数较多,不少游客由于滞留时间较长出现了情绪不稳定的情况,甚至因为谁先乘坐包机离开发生了争执。郭朝武一方面耐心地向台湾游客和其他游客做解释和劝说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协调九黄机场和公安部门,力争尽快将台湾游客解救出灾区。在多方努力下,当晚即将滞留在机场的台湾游客送上了返回成都、重庆的包机,而此时已经是下午17:00,郭朝武和同事们这一天整整工作了15个小时!

    然而此时郭朝武说,“还不能休息。”因为他刚刚得到通知,台湾祥鹤旅行社的14位游客被困于汶川境内,需要立即前往营救。鉴于松潘到汶川的交通已完全中断,郭朝武当即决定从鹧鸪山隧道绕道理县前往汶川,当他们在不断的余震中驱车800多公里赶到鹧鸪山隧道时,被告知前方发生严重塌方,无法前行。16日晚上,郭朝武等3人在车里度过了难熬的一夜。17日,等前方路刚基本抢修通,郭朝武等冒着生命危险,在飞石中穿行,10个多小时后,终于赶到汶川。根据卫星定位系统提供的方位,郭朝武逐村逐点找寻14位台湾同胞的下落。终于在晚上8点多,在第四个点——七盘沟村找到了被困5天之久的台湾游客。“我是阿坝自治州台办主任,我们是专门来营救你们的,大家受苦了!”郭朝武走上旅游车,亮明了自己的身份。而车上的台胞们,先是惊讶,而后是激动、高兴。

    郭朝武回忆说:大家的精神面貌看起来还可以,有两个高血压的,刚刚有当地的医生来给看过。“而在我们到达之前,14位台胞已经得到当地老百姓很好的照顾。”“真是太好了!”受困台胞们感动地说,“你看,还给我们送来了腊肉、蔬菜,我们还有菜吃了。附近的指挥部送来了大米,我们自己做一点饭菜,我们很安全,但是,想尽快离开。”

    “我们会想办法和外界联系,争取直升飞机来接你们出去。”郭朝武对台胞们表示。

    在成都,四川省台办刘俊杰主任多次协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实施救援;5月18日凌晨,四川省台办张军副主任仍在与有关部门商议转运台胞的相关事宜。

    5月18日上午9:00,在多方努力下,一架军用直升机承载着大家的希望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并于10:00左右成功接走了首批11位游客,由于天气原因,下午的两架次直升机没能接走余下的3位游客。郭朝武一边安抚三位游客,帮助他们再次与家人通话报平安,一边积极联系安排第二天的救援工作。5月19日下午,把最后三位游客平安送上直升机,郭朝武终于松了口气“最后的一批,最后的三位。”阿坝州这位连续忙碌多日的台办主任说,“汶川县在我们阿坝州境内,我要对受困台胞负责,这个任务,总算完成了。” 

    送走了台湾同胞,郭朝武才抽空回到汶川的家中看望自己80多岁的老母亲。“妈妈,对不起,我回来的晚了点。”这位年过5旬的七尺汉子见到老母亲尚且平安,不禁泪流满面。也是在这时他才在地震后第一次见到了就在七盘沟镇工作的女儿。“我马上要回去,还有好多工作等着我。”在茫茫夜色中,郭朝武匆匆告别了家人又踏上了抗震救灾的路途。

    “我是党员干部,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是我的职责”——成都等地各级台办干部职工积极抗震救灾

    成都市:成都市都江堰、彭州在此次地震灾害中受损严重。地震发生后,成都市台办领导分工负责,先后赶赴所辖市区清白江、都江堰、彭州等地看望台资企业人员,了解灾情。在亚东水泥、在台玻公司、在统一公司,成都市台办领导把亲切的问候送到台商们的身边,让台商们倍感温暖。同时,成都市台办积极协调成都台商协会向灾区捐款和筹集救灾物资,整个救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在彭州,市台办副主任朱仙惠在地震发生后,顾不上自己在灾区的亲属,首先想到的是在彭州的台资企业,当她赶赴亚东水泥公司了解受损情况,帮助台胞台属搭建好临时帐篷,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时,才从白鹿镇老家下山避灾的亲戚口中得知自己老家的房屋已经全部垮塌。此后的20多天里,尽管朱仙惠自己的房屋在地震中成为危房,且家人都不在身边,她一直默默地独自一人承受着,坚守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多次赶赴离老家仅几里的乡镇组织救援工作也顾不上回家看望自己的亲人。在为灾区献爱心活动中,同事们都说,“你自己都承受了那么大的损失,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就不要捐款了。”朱仙惠却淡淡的一笑,说,“我虽然困难,但比起重灾区的群众好多了。”这样一句朴实的话,让在场的同事们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绵阳市:地震发生后,绵阳市台办的办公楼成了危房,但全体台办工作人员很快在露天开始了救灾工作。5月12日下午,办领导赶赴台资企业和台协会看望大家,了解灾情。5月13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抽派6名同志奔赴灾区一线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安县台办主任陈跃顾不上回家看看,来不及寻问家人的情况,没有交通工具,就靠步行,冒着处处险情,及时把掌握的灾情向县委作了汇报。面对巨大的灾害,他心急如焚,“安县惨了,群众苦了。”他感到救灾的责任如此沉重。陈跃主任每天早上天不亮就与同事们出发,到部门的联系点和乡镇村组察看灾情,指导基层干部群众抗震救灾,向灾民发放救灾物资,安置灾民,每天深夜才回到自己家的窝棚。

    德阳市:德阳市台办在地震发生后迅速成立了应急协调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立即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市台办主任独远程、副主任涂惠带领干部职工坚持工作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在绵竹市汉旺镇,在中江县涌德电子、江富鞋业,在罗江县信元科技、鸿润电子等台资企业,市台办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的慰问,带给台湾同胞无比的安心。

    在基层,什邡市台胞台属联谊会会长赵晓琪这样描述地震发生时的状况。“地震发生时,我正在方亭街道办事处办公室上班,突然感到大地剧烈颤动。我意识到地震了,随即想到台侨活动中心和台属的安危,就立即跑向百余米外的活动中心查看情况,在确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时,我才稍松了口气。” 

    随后,市台侨活动中心所在的什邡广场聚集了大量的灾民。赵晓琪立即把台侨活动中心的十余名台侨属组织起来,并冒着酷暑到中医院采购预防灾后疾病和瘟疫的中草药。从14日起,赵晓琪和台属们就在活动中心熬制了大量的中草药汤免费发放给受灾群众,对有些行动不方便老人,还亲自把药汤送到他们手中。群众们拉着赵晓琪的手,激动的说:“感谢台侨之家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广元市:广元市在地震中同样受灾严重。广元市台办的工作人员在任文刚主任的带领下,舍小家,顾大家,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办公室成了危房,大家就在露天办公,身体不适,扛扛就过去了,确保24小时有人员值守,并且在地震发生后赶赴台资企业和台胞身边,慰问台胞台属,了解灾情。在他们当中,大部分有亲人在重灾区,绝大多数家中房屋受损甚至垮塌。但他们都强忍着心中对亲人的牵挂,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任文刚说“我是党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是我的职责。大灾之时,更是台胞台属最需要我们之时,我们要第一时间出现他们的身边,关心他们,才能让他们安心。”于是,他没能在灾后赶赴身在旺苍灾区90多岁的老母亲身边,而是出现在了受灾台胞台属身边,掌握第一手灾情资料,及时上报有关情况,使所有的救援工作得以有序进行。

    广元市朝天区台办主任刘彦军按照区委安排赶赴花石乡组织抗震救灾工作,在20多天里行程800多公里,深入该乡500多户群众家中查灾核灾,转移安置群众1000多人,为300多户农户编制重建规划。刘彦军的妻儿在广元市区躲避余震,没有帐篷,没有简易塑料棚,体弱的妻子看到别家男人都在搭建帐篷,在电话里对他说,“彦军,你抽空回家给我和儿子搭个棚子吧,搭好你就走。”刘彦军忍着几近落下的泪水,“狠心”地对妻子说,“老婆,这是非常时期,你就当回男人吧,我有工作岗位,现在回不来。”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这样的事迹在全省台办系统中还有很多,每一个台办人都以关心台湾同胞安危,以群众的安危为己任,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抗震救灾,为灾区灾后重建默默地奉献着,踏实地工作着……

    灾害无情,人有情,在大灾面前,四川省台办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坚守岗位,全力以赴救助受困受灾台胞台属。是责任,让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是同胞深情,让他们在一件件看似平凡的救援工作中,用亲人的关爱一次次温暖着台湾同胞的心,谱写出一曲同心抗灾的动人乐章。(四川省台办 2008年撰写)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台湾夫妇刘克璜彭亚南 三年投身爱心家园义工服务
·什邡大爱科技"化腐朽为神奇" 环保科技将垃圾变"黄金"
·什邡市洛水慈济初级中学:尚礼向善 以茶养心(图)
·洛水中心医院灾后重生 台湾捐款促进农村医疗进步
·台湾远东集团捐建亚东小学 打造山区里的现代化校园
·两岸三地爱心汇聚彭州桂花镇 学生食堂提升办学条件
·台湾顶新集团持续援助建学 倾心呵护“美丽的花朵”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