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川台心手相牵-512汶川地震五周年网络爱心田园 台湾援建情况
绵阳市台湾同胞援建项目情况
华夏经纬网   2013-05-10 14:06:33   
字号:

    “5.12”特大地震,绵阳受灾极为惨重。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广大台湾同胞千里驰援、慷慨解囊、倾情援助,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和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灾后重建阶段,台湾同胞共捐资2.4亿元人民币用于重建我市医院、学校、自来水厂等25个项目,这些项目设计好、功能全、质量高,均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震后满目疮痍的废墟旧貌换新颜,一座座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学校、医院,极大地改善了学生就读、师生住宿、基层群众医疗等条件和提升了当地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受到了社会大众的高度评价。

    台胞援建项目遍及绵阳市9个县、(市)区,项目包括:

    台湾台达电子捐建的涪城区杨家镇台达阳光小学;

    台湾佛教慈济慈善基金会捐建的游仙经济试验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朝阳学校,东莞台商协会捐建的游仙区东林乡东莞台商博爱小学;

    台湾国际佛光会捐建的江油彰明中学,台资企业广州宝元贸易有限公司、东莞旭福电脑有限公司捐建的江油西屏小学,台资企业泰金宝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捐建的江油太平三小,台资企业宝盛道吉(北京)贸易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共同捐资重建的江油市三合镇卫生院,台资企业南亚电子材料(昆山)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捐建的江油新安中心卫生院;台资企业川亿电脑(深圳)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捐资重建的江油新春小学;
台湾法鼓山慈善基金会捐建的安县秀水镇中心卫生院、中心小学、民兴中学图书馆、秀水一小幼儿园、秀水自来水厂和北川县陈家坝向金鼓门诊部;

    顺德台商捐建的安县桑枣镇石佛村小学,台湾狮子会捐建的安昌镇双龙小学,台资企业南亚环氧树脂昆山有限公司捐建的安县界牌小学,金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捐建的安县清泉中学,台资企业广州宝元贸易有限公司捐建的安县宝林镇九年制学校;

    台湾人寿(文向教育基金会)捐建的平武县龙安镇枕流中心小学,台资企业镇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捐建的平武高村乡中心小学,台资企业南亚环氧树脂昆山有限公司捐建的平武徐塘羌族乡中心小学;

    台资企业南亚热电(昆山)有限公司、重庆顶益食品有限公司捐建的北川县白什乡中心小学;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受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委托,转交台湾同胞捐款重建的三台县郪江学校、梓潼县文昌镇二小。

    台湾同胞捐建项目中,具代表性的有: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捐资8000万元整体修建的游仙区经济试验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朝阳学校,其中,游仙经济试验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面积52亩,建筑面积19170.8平方米,可容纳40个班2000余名师生。朝阳学校占地119.5亩,建筑面积12987 平方米,可容纳33个班2000学生入学。台湾法鼓山慈善基金会捐资6000余万元重建的安县秀水中心卫生院、秀水第一小学及幼儿园等,其中,捐资2100万元重建的秀水一小占地近50亩,建筑面积11934平方米,可容纳40个班1800名学生学习生活,学校设计新颖,布局合理,注重绿化,运动和活动场地宽阔,是一所风格独特、设施设备齐全的园林式学校。台湾台达电子捐款1000万元(总造价2089万,其中涪城区配套1089万)重建的涪城区杨家镇台达阳光小学,占地41亩,可容纳800名师生学习、生活,该校在设计、建设中以低碳、绿色、环保为核心理念,其独具匠心的设计与巧思为学生营造最大“绿色流动空间”,是当地灾后重建的典范工程。

    台湾同胞十分关心援建项目建设,在项目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上都给予极大关注。台湾法鼓山慈善基金会果东法师、慈济慈善基金会副总执行长王端正、台达电子集团董事长郑崇华等都亲自来绵为捐建项目奠基和出席竣工典礼,法鼓山副主持果品法师常驻安县秀水,呕心沥血帮助重建秀水小学和卫生院,深受当地群众爱戴。在推进涉台援建项目中,绵阳市台办重监督、重管理、重质量,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涉台援建项目建设,建立了受援建单位项目进展情况月报制度,经常深入建设现场察看工程建设情况,确保涉台重建项目建设成为“优质工程、廉洁工程、样板工程”和台胞放心工程。

    为世代铭记台胞大爱,我们坚持以“满怀感恩之心、满怀感激之情”为主线,强化感恩教育,主动积极地与捐赠方联系,听取他们对捐建项目命名的意见和建议,制作了体现地方特色、捐建特点和寓意深刻的碑记、匾额、挂牌、雕塑等,激励民众常怀感恩之心;广泛开展“一封感谢信、一张明星片、一份小礼物”为主体的感恩教育活动,5年来,绵阳市群众向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宗教及社会爱心团体寄出感谢信、明信片及制作小礼物3500余份,表达灾区人民对台湾同胞无私大爱的感激之情;还先后组织北川、江油、安县等地师生代表赴台开展感恩致谢交流活动,扩大了两地校际合作和师生交流。

    台湾同胞的爱心援建及对绵阳发展振兴的持续关注,促进了绵台两地民众联系更加紧密,交流合作渠道更加宽广。绵台经贸合作更加紧密,5年来累计新增台资企业20余家,目前全市台资企业达到93家,年产值及销售收入突破61亿元。绵台两地基层民众交流更加热络,江油市大康镇与台湾云林县北港镇友好结对,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及文昌庙会”交流活动。2012年,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旗下《中国时报》、《旺报》、中国电视等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组来绵,对绵阳市灾后重建、经济社会发展、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进行实地采访拍摄,全方位展示了绵阳整体形象,吸引更多台湾同胞来绵阳旅游观光,有力地促进了两地经贸、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

    穿越灾难,走过五年,绵阳从废墟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从重生走向跨越,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历史巨变。我们始终感恩并铭记台湾同胞的无疆大爱,管理好运用好台胞爱心捐建项目,确保捐建项目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我们将更进一步发挥台胞捐建项目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构建由捐建向合作的长效机制,不断扩大绵台交流交往,努力促进我市与台湾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大交流与大合作,使两地同胞联系更紧密、感情更贴近、利益更融合,共同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广元市台湾同胞援建项目情况
·德阳市台湾同胞援建项目情况
·阿坝州台湾同胞援建项目情况
·邛崃市学校灾后重建总体情况介绍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面向公众开放
·彭州灾后重建总体情况简介
·都江堰市情及灾后重建介绍
·大邑县灾后教育重建总体情况介绍
·成都市灾后重建台湾同胞援建项目情况
·成都市灾后重建总体情况
·汶川地震五周年工程抗震设计与新技术研讨会举办
·《汶川地震168小时》纪念汶川地震5周年(图)
·尔布村“搬”出幸福生活”——汶川地震五周年走进理县
·汶川5.12地震五周年特别节目:多难兴邦 四川坚强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