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川台心手相牵-512汶川地震五周年网络爱心田园 援建情况
大邑县灾后教育重建总体情况介绍
华夏经纬网   2013-05-08 15:10:44   
字号: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在震后10余分钟内,大邑县教育局就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抗震救灾工作指挥部,及时研究部署全县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工作。同时局班子成员及时带领机关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赶赴到全县各校,组织、指导学校将学生疏散、撤离到安全地带,为受灾学校送去帐篷等救灾物资,指导学校妥善安置好学生住宿、生活等相关问题,有力确保了全县师生的生命安全。同时,大邑县人民政府迅速成立了以严学茹副县长为组长的大邑县中小学校灾后重建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全县学校重建事宜。

    在此次地震中,全县学校房屋等建筑受损面积共计24.8万平方米,其中,严重受损需拆除的为15.7万平方米;全县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和教育教学设备、设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直接经济损失20556.63万元。同时,还造成全县学生和教职员工共受伤13人。其中:学生11人,教职工2人。但由于县教育局和学校处置有力、平时应急演练有效,全县48所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师生近7万名无一人死亡。

    地震后,在抗震救灾的同时大邑县教育局就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指示各科室下到各教学片区了解灾情,做好灾后重建基础工作。规划是战略,规划是龙头,科学的规划是学校灾后重建的关键。“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大邑县迅速组织相关专家对全县中小学校受损情况进行应急评估,并按照《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全市中小学校灾后重建规划指导意见》(成教[2008]74号)精神,遵照灾后建设要求:①对严重受损的学校按新标准进行重新规划;②结合大邑县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调整部分学校布点;③在规划中充分考虑选址安全(环境承载能力和抗地质灾害能力),不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以及属于泄洪通道等地带进行学校修建选址。2009年全县教育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共41个项目,全县中小学灾后新建校舍270319平方米,维修加固校舍125091平方米,共投入各类资金约7亿元。

    为帮助灾区人民重建校园,台湾同胞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之传统美德,积极捐资支持我县中小学校的灾后重建,其中:南亚电路版(昆山)有限公司和上海宏和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捐资1837万元建设大邑县出江镇学校灾后重建;台湾长荣集团捐资1759万元建设大邑县职业教育中心学生实习实作基地项目;台湾财团法人国泰人寿慈善基金会捐资1500万元建设大邑县职业教育中心灾后重建二期项目;台湾国泰人寿慈善基金会捐资700万元建设大邑县子龙街小学灾后重建项目。

    大邑县出江镇学校地处大邑县城西,距离县城约30KM,位于出江镇新街150号。学校四面环山,紧邻出江河畔,风景秀丽。

    大邑县出江镇学校属我县山丘区九年制学校。在灾后建设中,出江镇学校合并了三坝小学原址重建,学校占地25亩,总建筑面积为11452平方米,灾后重建面积约8300平方米,新建教学综合楼一幢,学生宿舍大楼一幢,学生餐厅一幢,室外公共厕所一座,现代化自动供水系统及消防房一套间,能容纳学生1200人,24个教学班。

    该项目由县教育局负责,于2009年4月开工建设,并于2009年8月26日竣工验收,9月1日投入使用。灾后重建受到了市台办的大力支持,在市台办组织南亚电路版(昆山)有限公司和上海宏和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捐资1837万元的大力支援下,由四川新蜀建筑有限公司承建。

    灾后新建的大邑县出江镇学校体现了充分利用校园周边环境的生态优势,建成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理念;以景观步行道为主轴,以绿色为主基调,以若干室外集散场地位区域中心,溶水、绿、园、广场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校园,使学生在怡人的生态环境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大邑县职业教育中心学生实习实作基地位于大邑县晋原镇工业区(双兴村6组),占地20亩,修建校舍约15000平方米。该项目由县教育局负责,四川省鸿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侨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于2010年4月份施工进场,9月份建设完成;大邑县职业教育中心灾后重建二期位于大邑县晋原镇芙蓉小区,占地5亩,修建校舍约8000平方米及附属工程。该项目由县教育局负责,成都市温江区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于2010年4月份施工进场,9月份建设完成。

    大邑县子龙街小学位于大邑县晋原镇迎春道213号附1号,属县城郊结合部单设小学。在灾后建设中,子龙街小学原校址重建,学校现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9508平方米,灾后建设校舍约5488平方米及附属工程,项目包括一幢教学综合楼、一幢食堂大楼、一幢住读生公寓楼。学校拥有教室21间、教师办公室6间、科学实验室3间(含仪器室1间)、音乐、美术室各1间、体育器材室1间、会议室1间、少先队大队部1间、电子备课室、心里咨询室各1间、劳技室1间、红领巾广播电视室1间、多媒体室2间、网络计算机房1间、中心机房1间;食堂1幢可容纳1500人就餐;学生公寓1幢,可容纳240人住宿。该校现在校学生994人,教学班21个,教职工70人。

    子龙街小学灾后重建属市建项目,由市兴蓉投资公司负责,四川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于2008年12月开工建设,并于2009年8月15日竣工验收,9月1日投入使用。

    大邑县切实抓住灾后重建这一机遇,把灾后重建和推进素质教育、打造教育特色、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结合起来,坚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坚持校舍重建和教学质量重建两手抓,切实推动了本县教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虞鹰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台湾同胞捐建成都市灾后重建项目情况汇报
·成都市灾后重建总体情况
·汶川地震五周年工程抗震设计与新技术研讨会举办
·《汶川地震168小时》纪念汶川地震5周年(图)
·尔布村“搬”出幸福生活”——汶川地震五周年走进理县
·汶川5.12地震五周年特别节目:多难兴邦 四川坚强
·汶川地震五周年思考:抗震与设计如何完美结合
·汶川地震五周年特别策划:望川,感受生命的力量
·新华网:以谨慎科学态度护航志愿者精神
·油画《悲壮的山河》在渝展出 纪念汶川地震5周年(图)
·64名汶川地震幸存学生带来管乐表演(图)
·汶川震后5年辽宁563名医疗专家支援安县
·汶川地震五周年 林浩携爱心团队演绎《爱之链》
·6名汶川重伤员返穗复诊 克服伤痛重新站立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