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大小事及投资纠纷鲜少走进法院大陆国台办的田野调查结果显示,大陆台商习惯“有问题,找台办”,不论生活大小事以及投资纠纷,台商比起外商、港澳商,更爱向大陆官方讨救兵。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王生长,日前在台北举办的“两岸经贸仲裁研讨会”中指出,根据大陆的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规定,台商在大陆碰上经济纠纷时,可寻求三种救济途径解决,包括政府协调、上法院打官司以及仲裁解决。其中,珠三角、长三角台商,偏爱寻求政府协调,且使用频率高出法律解决途径甚多。
以深圳台商为例,去年迄今,深圳台办以及台商协会一共受理400多起申诉案,其中经济纠纷占70多宗。不过,有高达97%的经济纠纷都是透过行政协调;仅有两宗依靠法律解决,占不到3%。
王生长是在2004年9月12日-19日期间,随同国台办经济局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秘书局一同走访珠三角、长三角台商。除了拜会六大城市台商协会以及台办系统外,还选择性拜访各地实力台商。
根据调查报告指出,六大城市台商碰上投资纠纷时,鲜少走进法院或是请求各地仲裁委员会仲裁。除了广州、上海部分台商较熟悉“仲裁”概念外,其他各地台商仍相当怀疑大陆司法公正以及仲裁效果。
报告也说,1995-2004年期间,大陆各级台办每年受理的台胞投资纠纷达1,500-1,800件,其中国台办受理的较大影响案件,每年可达160-200件。这些案件数量几乎与大陆仲裁机构每年受理的涉外仲裁案件数量相等。
王生长表示,“有问题,找台办”理念深植台商心中,这虽然显示大陆台办系统工作深入,却萌生新的问题。
他建议,应加强两岸仲裁机构合作,推广“有事找仲裁”观念;同时仲裁机构也要配备了解涉台政策、精通业务的人员担任仲裁员。 (林安妮)
来源:经济日报(台湾)2004年12月01日
责任编辑:
![]() |
|
共1页 |
![]() |
|
![]() |
![]() |
文章排行 |
![]() |
![]() |
最新专题 |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