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两岸恢复交流交往30周年,在新历史起点上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深受关注。
·
30年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十巨变
·
在更高平台上扩大两岸经济合作
·
台商是两岸经贸关系的重要纽带
·
维护经合成果符合两岸同胞利益
·
新起点上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
2017年大陆推出一系列惠台措施,在两岸关系僵局下,充分体现了一直以来的善意和诚意。
·
便利台胞是两岸一家亲具体体现
·
政策稳健:将台当局与民众区别
·
社会保障台胞也将“一视同仁”
·
台胞有感称“实实在在的方便”
·
惠台便利助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
2017年台湾青年蜂拥赴陆趋势更为明显,究其原因大陆优渥政策恰好击中了台湾“痛点”。
·
“太阳花”这口锅台青该甩掉了
·
台湾青年西进大陆潮会越来越大
·
青年离心:闷经济困局下的西进
·
大陆成台青逃离低薪的唯一出路
·
谁是台湾青年逐梦路上的绊脚石
2017年两岸情势变化,很多台湾民众冲破阻力和干扰,"弃岛登陆"日渐成为了常态。
·
台湾已错过大陆民众都好时间点
·
台湾社会态势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
两岸经济正在面临“死亡交叉”
·
大陆台商疏离台湾倾向非常明显
·
未来两岸交流台湾越来越居下风
2017年,台湾媒体惊呼“融合发展”成大陆对台政策主轴,未来台胞将全面融入大陆。
·
“融合发展”成对台政策新思维
·
挡不住的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大潮
·
两岸经济融合趋势明显无需悲观
·
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有两大支柱
·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再迈实质步伐
2017年两岸关系僵局难解,但两岸民间交流与合作仍达到新高度,成两岸关系最夯新动力。
·
两岸间的“冷”与“热”的背后
·
两岸民间交流的“一点不紧张”
·
大陆仍然大力鼓励民间经合往来
·
两岸的两种“热闹”不比不知道
·
促进两岸民间交流合作主要途径
台湾《联合报》发布年度“两岸关系年度调查”,揭示出台湾民众心目中的两岸真相,引发舆论震动。
·
台湾民众对大陆好感度飙升?
·
蔡当局执迷不悟难逃死亡交叉
·
为何台当局离民意竟如此遥远
·
民意新动向:大陆实力显效力
“双城论坛”最后一天,张志军会见台北市长。为什么柯文哲可和大陆互动,蔡英文却“冰封两岸”?
·
蔡英文会向柯求取通关密码?
·
“通关”密码真的不在美利坚
·
无“九二共识”只能坐困愁城
·
在自设困局里打转儿的台当局
“没想竟被重罚,令人意外。”台湾旅游业者表示,拿大陆护照出入境,这在台湾早已是见怪不怪。
·
去趟俄罗斯变成“幽灵人”?
·
台当局被卢丽安效应吓破了胆
·
没了台湾身份,到底冤不冤?
·
台胞证升级:大陆当台胞后盾
岛内蔡英文当局在两岸关系上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致赴台大陆游客大减,台湾观光业变成关光业!
·
旅游重创:台媒"归罪"蔡英文
·
台旅游业哪里去找"救命稻草"
·
民进党错误政策令台百业受害
·
救观光,改善两岸关系是良方
一场18年来最严重的全台大停电,让台湾缺电的真相暴露无遗,各界质疑缺电的“真凶”究竟是什么?
·
台媒:大停电罕见民生大冲击
·
被迫分区限电,天灾还是人祸
·
“大停电”是愚人狂欢的代价
·
台当局不愿面对的能源真相!
台蕉销陆是马英九时期两岸农产品贸易亮点,两岸关系转冷大陆采购偃旗息鼓,台蕉立刻“大败市”。
·
可从“香蕉政治”学到的教训
·
香蕉滞销背后有不能说的秘密
·
台中农产品销大陆锐减了1/3?
·
岛内“香蕉政治秀”有用么?
9月,台北地方法院一审判处周泓旭一年两个月可上诉。这就是今年3月曝出的所谓陆生“共谍”案。
·
台当局排斥陆生损害民众福祉
·
判决周泓旭是对大陆无耻挑衅
·
台媒:正视大陆学生不来警讯
·
台当局为难陆生可谓机关算尽
大陆红潮再度吸走台湾高科技人才。大陆科技企业小米公司的一个人事任命,在台湾业内引发了骚动。
·
台湾半导体大佬跳槽台媒唏嘘
·
挖角风从面板行业吹向半导体
·
台媒:大陆"收割"台核心产业
·
挖角成了台湾半导体的大危机
2017年,台当局限缩两岸交流小动作不断,连一场正常的两岸音乐交流活动也被扣上“统战”的帽子。
·
政策倒退:民进党又出"孽政"
·
限缩两岸交流,大开历史倒车
·
台侨界不满绿色恐怖掀请辞潮
·
“民粹”毁掉了台湾的软实力
“虾子红了?”在台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电商平台“虾皮购物”,日前在岛内陷入一场“身份攻击战”。
·
沸沸扬扬的虾皮“背景”事件
·
台媒质陆资恐慌症致产业失血
·
台湾虾皮疑有陆资身份遭告发
·
台湾最热门电商又遭“抹红”
台“经济部”ECFA小组遭裁撤引起议论,两岸经贸谈判和官方往来停摆,已成为蔡当局的“新常态”。
·
台否认裁撤两岸经贸谈判小组
·
废ECFA小组暴露的“新常态”
·
“ECFA小组消失”背后的预言
·
台当局的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
一则看似普通的商业并购勾起了大陆许多消费者的怀旧情结,HTC向谷歌出售了其部分手机业务。
·
股王没落“折射”台湾衰退
·
台湾“电子宝岛”风光何在
·
能否引发台湾企业理性思考
·
台湾电子产业生机在岛外?
马云和阿里巴巴登上了美国《财富》杂志封面,在这期杂志中,《财富》评选出2017年度全球领袖人物榜,马云名列第二。
作为台湾企业家,和白宫主人同开记者会第一人,郭台铭在美砸下100亿美金,从行走两岸,到走入白宫,开启了新征程。
两次登顶又两次回落。2017年,福布斯数据显示,许家印身价增至391亿美元,略高于马化腾和马云,再次成为中国首富。
2017年贾跃亭一直站在风暴眼里,当年站在台上展开双臂、呼唤大家一起为“梦想窒息”的乐视系创始人,遭遇了滑铁卢。
在台积电庆祝创立30年前夕,86岁的张忠谋宣布了他的退休计划,交棒给现任的两位共同首席执行官,把余年保留给家庭。
台湾知名企业家辜成允,也是海基会前董事长辜振甫的次子,21日晚参加喜宴时不慎摔成重伤,23日清晨逝世,享寿62岁。
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因心脏病发作在台北辞世,享年68岁。吴清友离开了,他留下的这些书店却依然“点亮”着城市。
10月25日,“农民企业家”鲁冠球的人生永远定格在72岁,留下的不只是富可敌国的财富,更有彪炳千秋的企业家精神。
身材高大肤色黝黑的蔡荣俊,有一口亲切的“地瓜腔”。在台湾工作了7年,常被误认为是“地道的台湾金融业精英”。
将众创空间概念引入台湾,毛大庆创办的“优客工场”签署合作协议,预计10月将在台北设点,助推岛内创新创业发展。
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台北办事处主任李荣民谈到在台湾4年的感受时说“为两岸经贸尽微薄之力,是非常荣幸的事。”
在岛内被称为“房产教父”,东森房屋董事长,发言时骂台湾人“贱民”引发岛内热议,一石激起千层浪,王应杰火了。
“断臂自救”,卖身谷歌,台湾铁娘子王雪红和她的HTC,以柔软的姿态,重回到了媒体视野。11亿美元到底值不值?
尹衍梁贱卖中国大润发?润泰集团将控股大陆大润发的高鑫股权卖给阿里巴巴,折价幅度超过2成,引发外界议论纷纷。
6月30日股东大会,是历史性的一次会议,万科董事会主席完成交接。经历了股权之争的跌宕沉浮,王石终于拨云见日。
旺旺集团蔡衍明董事长在两岸关系30年研讨会的演说,为两岸关系困局提出“脱困良方”,关键在台湾人的中国认同。
民进党执政满周年,台“交通部观光局”近日公布来台旅客人数统计,一年来大陆游客减少了145.6万人次,观光收益锐减700亿元。
目前台湾有716家上市公司(含F股)在大陆投资,依公开信息其认列大陆收益2016年合计超过3100亿元(新台币),创下历年新高。
商务部台港澳司披露统计显示,ECFA早期收获计划成效显著。截至2017年6月底,大陆对台累计减免关税约256.2亿元人民币。
两岸关系急冻,台陆委会主委张小月25日赴台“立法院”进行业务报告,今年1月至10月,陆客总入境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5.4%。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迎来了10岁生日,热心服务广大台资企业,积极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台商之家”之誉名副其实。
ECFA签署届满7周年的当头,刚好碰上台巴FTA的挫折,台湾《旺报》发表社论指出,蔡当局实应趁此反思,并回头去推动ECFA。
商务部发布统计数据,今年1至9月,台商投资大陆的金额是大幅增长,同比上涨了37%,保持了良好的势头,国台办归因大陆政策。
据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的最新消息,大陆有307所普通高校明年起免试招收台湾考生,凭学测成绩即可申请免试入学。
三十年来,两岸早已形成一个“共同生活圈”,台湾要正视大陆崛起的事实,并认真思索两岸如何共同迈入下一个三十年。
据台湾“经济部中小企业处”统计,在台湾创业一年内就倒闭的机率高达九成,99%高“阵亡率”比美国、新加坡等地还恐怖。
台湾1111人力银行公布的一份有关台企就业市场状况的调查显示,台企目前在岛外的职位空缺以大陆为主,占比高达81.0%。
大陆新设6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基地综合考虑了当地文化资源特色和对台交流情况,展现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
台湾企业苹果产业价值链中估计共占82美元,撑起了台湾经济的半壁江山。与苹果供应链荣枯息息相关的台湾,出路在哪?
苦苦等待20年后,连接台湾桃园机场和台北市区的捷运终于开通了。一条本该大受欢迎的地铁线路会如此“命运多舛”?
台湾家庭负债冲高示警。安联集团在最新版全球财富报告中指出,台湾家庭负债成长速度也以4.8%“超车”经济成长率。
顶新集团1月2日证实,旗下台湾康师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自1月1日起解散。专家指民进党蔡当局执政,未来台湾企业“选边站”会越来越明显。
2月,一辆满载大陆游客的游览车失控,造成车上多人受伤。回顾两岸观光迈入正轨8年多时间里,大陆旅游团先后在台遭遇了12起重大意外事故。
3月,全国两会顺利落幕,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向全球传出正面且积极讯号,专家指,大陆快速的崛起,正是对台湾最大的省思。
多省市24日起正式启用电子往来台湾通行证,同时停止签发现行本式往来台湾通行证。新版通行证新增了采集指纹环节,可通过免登记自助通关。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行,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130多个国家的代表、70多个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入。台湾为何没能参加?
第九届海峡论坛6月17日起在福建举办,为期一周。台湾《工商时报》发表社论对海峡论坛表示高度关注,盛会应成为两岸经贸稳定发展的纽带。
台北市长柯文哲到上海出席“双城论坛”,他和上海市长应勇不约而同地提到两岸是“命运共同体”,台媒社论指“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的描述”。
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张志军出席赣台会时表示,这对台商和台资企业也是一大利好。
近期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就是9月3日到9月5日在中国厦门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与厦门近在咫尺、只隔海峡的台湾却冷淡以对?
在台湾岛内的媒体和各界人士看来,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九大是一次历史性会议,会议确立的“新时代”论断是中国迈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今年的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是中共十九大之后的首场两岸重大交流活动,也是两岸开启交流30周年之际两岸企业界的一次盛会,备受各界关注。
一年一度的两岸商标论坛在新北市举行,大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刘俊臣率团参加。有台媒报道,大陆表明不愿和蔡英文当局官员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