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香港,台商“中转站” 最新投资机会
台资富士康股价涨3倍 香港股市劲刮"台风"
华夏经纬网   2006-02-28 10:11:02   
字号:

 
  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丽娜

  精熙国际今起在港挂牌;台资股富士康去年股价涨3倍

  近来,一股由台商企业刮起的"台风"加速登陆香港股市。就在今天上午,又有一家台商企业------精熙国际在港交所挂牌。
 
  台湾数字相机零组件厂商精熙国际昨日公布其招股结果,公开发售部分获超额认购216倍,国际配售部分也超额31倍,并且以接近招股上限价2.2港元定价。由于公开发售部分认购超过20亿股,因此精熙国际启动回拨机制。此次精熙国际共发行2亿股股份,国际发售集资净额为3.3亿港元。事实上,精熙国际是今年继友佳国际控股后第二家在香港上市的台商。

  台商赴港上市的步伐明显加快,而且势不可挡。自1990年第一家台商企业汤臣集团有限公司率先在港挂牌后,目前共有40多家台商企业在香港上市。去年香港新上市的台资企业共有11家,总筹资额创历史新高,达82.5亿港元,而台北股市去年新增的上市公司也不过才13家而已。其中台湾最大民营企业鸿海精密旗下富士康国际控股在香港上市时的筹资额高达33.7亿港元,股价上市以来屡创新高,涨幅高达3倍之多,成为香港股市去年涨幅最大的一只新股。富士康控股昨日收报12.35港元,较上市时的3.88港元增长218%。

  同样,由台湾倍利证券编制的"倍利台商指数"自去年11月底将15家市值最大的在港上市台商列入成份股后,目前已上涨近50%,而台湾股市去年的涨幅仅在6%左右。

  分析人士指出,台资企业之所以选择赴港上市,主要是因为其在大陆和台湾的融资渠道受限所致。赴港上市的台商企业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在台湾没有母公司,早年到大陆发展的中、小型台商;另一种就是台商大公司在内地的子公司,如富士康国际控股。而按照台湾当局的规定,台商企业大陆投资不可超过母公司净资产值的40%。因此,为了满足业务扩张对资金的需求,台商企业往往先在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等地注册,然后再赴香港、新加坡和纽约上市。而与新加坡和纽约等地方相比,香港在语言和地理位置上又占有一定的优势。

  香港交银证券研究部主管罗尚沛对本报记者表示,随着香港股市的不断增长,今年赴港上市的台商企业将继续增加。台湾主要承销商之一的建华证券预计,今年将有12至15家台商企业赴港上市,其中1/3企业的筹资额将超过10亿港元。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