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香港,台商“中转站” 台商曲线西进
竞争日益白热化 台资银行“争霸”珠三角
华夏经纬网   2004-02-10 11:01:56   
字号:

 

华夏经纬网210日讯:据台湾媒体报道,作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珠三角是台商前进大陆最早的区域,近期被台湾银行业锁定为积极拓展业务的重点区域,但随之而来的是同业间激烈竞争,和大陆本土银行激烈的市场争抢。

台湾银行业在深圳的竞争已经到白热化阶段,华南银行深圳首席代表叶庆瑞道出银行业在珠三角的战况,为了竞抢台商市场,业者必须面对区内台商星罗散布、信贷风险高和同业恶性竞争三大挑战。

台资银行目前在大陆已设办事处、或在送件中的共有10家银行,大部分以上海或北京为据点,在珠三角地区的只有华南于前年底设点深圳,以及玉山银行正待大陆批函,准备设点东莞。

据广东省台办资料统计,截止去年6月底,全省共有台资企业16641家,数字上仍然领先长三角,但被开发业务的只有几千家,市场潜力可观,但多位台资银行珠三角代表表示,市场虽大,开拓工作举步为艰。

珠三角台商星罗棋布,是银行业者开拓难度之一。华银叶庆瑞进驻1年多,拜访了区内200300家台商,他说:“光是东莞,经常两个客户分处东西,相距1个多小时车程,去年整年,我几乎没有周六周日,客户就是靠勤跑来维系的。”

除了华南在深圳占地利之便外,其它银行在拜访台商时均要解决交通问题,他们多以香港分行为据点,去年才从国泰世华上海办事处转战香港分行的副理沉国兴就说,“昆山、苏州台商比较集中,可以省下很多时间。现在常常是个案服务式,1天只能拜访一、两个客户。”珠三角治安较差,沉国兴每趟出差都乘坐深圳特约出租车。

珠三角台商具高信贷风险,是业界开拓难度之二。沉国兴分析,长三角企业规模较大,“外资独资”注册较多,自建厂房,大笔投入工厂设备,但珠三角台商大都投资规模较小,以“来料加工”居多,厂房用地以租赁为主,工厂设备也未见大笔投资,在银行信贷角度,风险自然较大。

沉国兴说:“如果珠三角的企业一夜间关门,我们真是追讨无门的。”

珠三角台商星罗分散,加上信贷风险高,造成台湾银行业界渐趋恶性竞争。

华南银行10年前进驻香港,号称在珠三角拥有最多台商客户的台资银行,叶瑞庆抱怨,“我们的客户都有一定基础、风险较低,常常成为同业竞争的目标。”

一家前年在香港挂牌、去年正式进驻珠三角市场的台资银行香港分行副理承认,为了争取还款能力强、财务往来数字较大的客户,业界的确会在存汇利率和贷款额度上弹性处理。

事实上,台湾银行业在珠三角的竞争对手还包括中资和香港银行,从中国工商银行加入东莞台商协会,广结善缘,便可见一斑。

一位台资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表示,大陆或香港银行在大陆至少有两个优势,一来,大陆银行热钱多,但坏帐接近30%,贷款给台资大企业,可以降低他们坏帐比率,让帐本比较好看;二来,大陆挂牌银行可以拿台商在大陆厂房作抵押,但台资银行却不成,贷款金额上千万台币的,更必须经台湾总行批准,程序繁锁,无形中削弱了台资银行的竞争力。

尽管大部分台湾银行还没获批准正式进驻珠三角,但竞争已经如此激烈,当大陆金融体系日渐建全,增加台商对其信任后,留强汰弱情况势必出现。

 

责任编辑: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