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曾经与香港、新加坡、韩国一起,被誉为“亚洲四小龙”,可是近年来,经济每况愈下,失业率连续上升,人心不稳。
·资本市场 台湾的资本市场,这个曾经是全球最红火的股市,2005年新上市挂牌的企业家数已是负成长,少了6家;2006年截至10月底止,还是负成长,较去年底减少3家;但同时期亚洲四小龙中的其它三小龙,则都有20家以上的速度成长。2006年,台湾总上市企业家数已被新加坡赶上,在四小龙中居最后。
·贸易总额 台湾2006年商品贸易总额为四千二百七十亿美元,占全球比重1.7%,较2005年下降零点一个百分点,排名第17名,不但较去年16名下滑,也创下有统计以来近数十年最差纪录,是亚洲四小龙之末。
·出口 5月份台湾出口只比去年同月增加了3.5%,但是韩国5月份的出口则创下连续16个月以来两位数的增长,增幅达到11.9%。根据香港和新加坡最新的官方统计,香港首4个月的出口成长是10%,新加坡为10.9%,台湾则是四小龙当中唯一没有两位数成长的地区。
·人均GDP 2000年韩国每人GDP落后台湾4,000美元,2005年竟超过台湾1,000美元;2005年出口也被新加坡赶过,不论每人GDP或出口,台湾都成为四小龙之末了。
·经商环境 世界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的合作调查显示,台湾的经商环境从2005年的第43名退步为第47名,在亚洲四小龙中居落后地位。IFC的资料显示,台湾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韩国维持了2005年的第23名,因此,在亚洲四小龙中,台湾地区的经商条件不但落后,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经济数据背后→民进党不愿面对的真相
出现这些问题,根源在政治
相较于北美地区的景气阴霾,及欧盟区的前进缓慢,亚洲新兴市场倒是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由中国大陆及印度领军攻坚,东亚国家和地区明年的经济成长平均都有将近百分之十的表现。虽然如此,东亚地区繁荣看好,台湾却要在这条“发达之路”上缺席了。>>>为何台湾经济会出现边缘化危机
为何只有台湾独憔悴?《联合报》认为,这两年不仅“卡债风暴”余波荡漾,严重冲击民间消费,能够有效增加就业机会、提振本土景气的大型投资案也乏善可陈,两岸不能突破更是其中的关键。>>>再不松绑 台湾经济只会越来越糟
台湾当局实行上市公司对大陆投资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值40%的规定。这个限制让在大陆深耕十多年、正要进一步扩张、需要资本市场支持的台商,根本无法回台上市;这个限制,也让岛内大型上市企业,无法进一步扩张大陆的投资,以与其它国家的企业在大陆甚至全球市场一争高下。白白将大好机会送给香港、新加坡等地,而各产业中高阶人才出现断层,台湾企业竞争力大不如前,能见度与影响力何以提升?结果,还在岛内的企业,选择被收购、下市;在大陆的台商,选择在新、港上市。>>>试诊台湾经济的疑难杂症
谁是台湾经济发展的罪人 沉沦的台湾能再等几个三、五年?
北望神州大势所趋
台当局取消到大陆投资的限制,尽快实现“三通”,接纳大陆游客赴台观光旅游,台湾的经济只有与大陆交流、联合才会有光明的前景。>>>台湾经济弃"独"才有希望
台湾的经济何时才能再度中兴 经济前瞻悲观,台当局有何对策?
台当局真不懂如何提振经济? 民进党执政一天经济荣景永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