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密码
  用户名  密码
安徽 | 重庆 | 贵州 | 海南 | 湖北 | 湖南 | 江苏 | 江西 | 天津 | 黑 龙 江 | 河南
宁夏 | 青海 | 山东 | 山西 | 陕西 | 四川 | 新疆 | 浙江 | 辽宁 | 新疆兵团 | 广东
网站导航
香港镜像
繁体简体
当前位置: > 专题 > 台商论剑 > 香港,台商“中转站”

台湾经济遭"孤立"?


2007-06-26 08:20:44         华夏经纬网

    第四届“泛珠论坛”上,大陆九省会城市市长、港澳地区代表,以及东盟各国首脑齐聚一堂,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中国与东南亚各经济体的合作“集体提速”,港澳再度搭上了大陆的经济快车。有人不禁要问:台湾怎么办?

东南亚经济体重新整合 独缺台湾

    近日举行的泛珠三角区域行政首长与东盟国家商务官员对话会上,泛珠区域各行政首长与东盟国家商务官员就商贸合作、产业投资、旅游服务等议题,展开了认真的对话,并达成共识:双方应在贸易投资、高效农业、旅游合作、劳务服务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加快区域间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和国际通道的对接等…… 

    7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将正式生效,泛珠区域与东盟贸易将进一步自由化和便利化,双方合作将迈上新的台阶。 <<<< 泛珠东盟贸易将更自由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发展奇迹,是东亚、南亚地区最主要的经济体之一,国内生产总值占东亚发展中国家的一半,出口占1/3。东南亚地区的政策制定者们都在重新思考其国家战略,以便应对中国的经济增长。 <<<< 中国正在推动地区一体化

    相关文章:中国龙载东南亚腾飞 面对"9+2" 台商急了

台湾自外于东南亚经济

    无视大陆近亲

    由于对两岸经贸一体化进程的深深恐惧,针对一衣带水的祖国大陆,台当局奉行锁岛政策,致使两岸迟迟无法三通,台湾地区已经被严重的边缘化。<<<<台当局的锁台不开放政策

    台湾当局实行上市公司对大陆投资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值40%的规定。这个限制让在大陆深耕十多年、正要进一步扩张、需要资本市场支持的台商,根本无法回台上市;这个限制,也让岛内大型上市企业,无法进一步扩张大陆的投资,以与其它国家的企业在大陆甚至全球市场一争高下。白白将大好机会送给香港、新加坡等地。 <<<<

    一心走“独”木桥

    中国大陆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台独”空间越来越小。大陆经济迅速发展,中国作为亚洲地区的大国,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亚洲兴起的FTA热潮,大陆和港澳先后完成“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2011年将与东盟形成“10+1”自由贸易区。一向仰赖贸易维系生存的台湾未能进入这一贸易圈,对外竞争力大大削弱。<<<<

    3月,继美国半导体大厂英特尔决定在大连投资二十五亿美元成立十二吋晶圆厂,全球知名的日用品大厂联合利华,将自今年六月起分批关闭桃园厂,所有洗剂、沐浴乳及立顿茶饮等产品都将外移大陆生产,两相对照,不仅显现世界级的大厂争相布局大陆,也暴露出台湾的竞争力已经日益削弱,政府如果再不松绑,台湾的经济势必每况愈下。<<<<国际商家纷纷弃台

遭遇“孤立”谁之过?

    台湾在语言、文化和民族情感上,比日、韩明显更能搭上中国热,可是最近10年,李登辉和陈水扁等台湾领导人“独”派政策却是一脉相承。 

    台湾和周遭“朋友”渐行渐远。东北亚的日、韩已把中国视为最重要伙伴,东南亚各国也一样。2001年,中国成为东盟的第一个非东盟国家加入东南亚友好条约,因为中国和东盟各国年贸易金额超过千亿美元,且还在高速成长当中。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东南亚各国间,台湾是不折不扣的边缘地区。 <<<< 台湾躲在门缝后

    种种事实表明,加强同大陆的经贸往来已成了台湾地区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目前,大陆已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台湾地区也成为大陆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据台有关经济研究机构评估,两岸经贸对台湾经济增长的影响度达到30%至40%。 <<<< 台湾经济弃"独"才有希望  谁是台湾经济与亚洲"脱节"的罪人

    相关链接:台当局在东南亚的"旁门左道"

    “新南向政策”包藏祸心

    近年来,两岸经贸关系越来越紧密,台湾对大陆市场依存度超过美国,台湾与东南亚的政治、经济关系相对削弱。李登辉上台后,于1994年提出“南向政策”,陈水扁上台后也提出“新南向政策”,但都收效甚微。 <<<<经济不应为政治买单

    “金钱外交”一场空

    过去台湾引以为傲的“金钱外交”,最近几年也到处碰壁。台当局利用新加坡“以小搏大”、李显龙谋求“国际光环”的心理,利用菲律宾在劳工、经济上有求于台湾的心理,尤其是利用东南亚一些国家担心“中国威胁”的心理,实施“抓新拉菲”战略,谋求和新加坡单独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到头来,却只换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金钱外交只为"台独"

    相关文章:纽时报导:一个“外交官”反映台湾的孤立

    (华夏经纬网综合)


 
发送给好友】【打印 】【 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用户留言  设为首页  法律顾问  建站服务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京ICP证01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