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新闻台湾 2017台湾这一年 年终评论
王建民:2017-2018年台湾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
华夏经纬网   2017-12-22 12:12:32   
字号:

    经济改革争议不断,进展有限

     2017年以来,台湾当局持续推动经济社会改革,但因事前准备不足,方向不对,争议不断,阻力重重,成效不彰。民进党上台后,率先启动并全力推动涉及劳动休假制度的《劳基法》修改,完成立法后却争议不断,企业、劳工与市民均表达了不满,造成多输格局,又不得不于2017年重新调整与修正这一法案,涉及“轮班间隔”时间长短、“七休一”等诸多争议,却因过于照顾资方利益与过于依赖在立法院的多数优势,强行“立法”,引起很大争议,年底前未能完成立法,预计未来很难有一个理想的修正结果,劳动休假制度争议仍会持续。尽管争议重大、引起公务员群体极大不满的公务员年金改革完成立法,但军人与劳工等年金改革尚未完成,未来挑战更大。

    在经济建设上方面,台湾当局则大力推动“前瞻基础建设计划”。在争议甚大与不同县市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在民进党做出象征性让步的情况下,完成立法,达成4年4200亿元新台币的前瞻基础建设计划,第1期规划自2018年9月-2019年底,当局编列预算1070亿元,重点是“城乡建设”、“水环境改造”与“轨道建设”,但因将更多资源用于轨道交通建设,而不是更多于产业基础设施,对台湾经济的拉动效果有限。

    2017年,台当局突然让一个不懂经济事务的法律人也是“党产会”负责人顾立雄出任“金管会”负责人,推动金融改革,让外界大感意外。顾上任后,面临银行业多起弊案,尤其是庆福公司涉及的多家公股银行诈骗贷款案,因此大力推动金融业改革,尤其是率先推动银行业与金控公司的强强合并政策,但在整顿与处罚金融业不法问题上却采取有政治考虑的不同标准,引起争议。

    台湾当局推动能源政策改革与调整,落实“非核家园”目标,结果造成电力供应紧张与空气污染,台湾当局又得不调整能源电力政策,在鼓励包括太阳能与风能等新能源投资的同时,鼓励节约用电。,特别是不得不启动“空气污染法”的修正,但又强调燃气电厂不受排污的总量管制,又引起争议。

    民生问题更突出,空气污染成为新陷患

     2017年台湾经济虽然明显回温与复苏,股市也出现多年不见的万点行情,但民生问题没有明显改善,薪资增加有限,生活压力更大,又面临“弃核”带来的严重空气污染,加上两岸关系僵局持续,民众对生活现状依然漠然与茫然,成为2017年台湾民生问题的显著写照。“台湾2017代表字大选”结果显示,前十名分别为茫、劳、忧、乱、虚、荡、滞、厌、变、惜,尤其以“茫”字为首先字,充分显示了台湾民众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茫然、失望情绪,与外界对台湾社会经济的认识大体一致。

    台湾失业率虽不断走低,但并没有带来薪水的上涨。依台湾“主计处”统计,9月失业率降为3.77%,创近17的来同期最低,预计全年失业率在3.8%左右。尽管名义上失业率持续走低,但“非典型就业者”众(实际就是临时工),让就业者的水分增加。据统计,2017年“非典型就业者”的人口突破80万人(80.5万人),占就业人口比例连续两年超过7%,创历年新高,相当于43.1万失业人口的一倍。失业者并不完全是没有工作机会,而是工资待遇太低,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

     低薪问题是台湾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性问题,2017年并没有明显改善。尽管台湾当局年中宣布提高公务员工资,鼓励企业加薪,也有不少企业响应加薪,但总体加薪幅度有限,加薪的企业比例有限,总体薪资并没有明显上涨。特别是尽管2017年经济形势好转,平均工资有所增加,但总体增加有限,民众依然没有明显体会。11月底,台湾主计部门公布2017年人力运用调查,工薪阶层的经常性收入呈现上升态势,2017年月平均工资37703元新台币,较2016年的37094元略增,但有305万人口、约占898.5万劳动力的34%的人月薪不到3万元,成为“薪贫族”,其中有近40万人月薪不到2万元。按实际统计结果,1-8月,台湾工薪阶层的平均薪资39793元新台币,扣除物价指数后,实质经常用性薪资仅增长0.93%,即增长还不到1%。10月,台湾1111人力银行发布调查报告显示,不同世代族群有同样的烦恼,即低薪与经济压力。近70%的70后、80后与90后,最大生活压力是来自经济压力,不同世代上班族对薪水期待均有较大落差,其中60后平均薪水3.6万元新台币,与期待的5.3万元落差达1.7万元为最大,即使落差最小的有也6500元[6]。特别是2017年台湾“股王”公司大立光,股价一度达到每股6000多元,赚钱不少,但招聘员工薪资只有2.8万元,引起岛内各界极大关注,尽管公司极力辩解,但招聘公告的低薪事实还是证明了台湾企业界以低薪经营的基本现实。

    台湾物价水平不高,2017年物价则有小幅上扬,但总体表现平稳,CPI年增长率只有0.35%。可以说,“低增长、低薪水、低物价”成为当前台湾经济的典型形态。

     2017年出现的一个新挑战是“非核家园”与“去核增煤”引起的空气污染问题变得突出。由于民进党当局强势推动“非核家园”政策目标,即面对未来放弃核能发电与可能出现的电力短缺问题,不得不增加燃煤发电,结果又导致空气污染变得更为突出,中南部地区经常出现严重的所谓“紫爆天气”,空气污染成为新的难题。于是民进党曾提出的“用爱发电”成为大笑话,变为“用肺换电”多年后,台湾再次出现民众抗议空气污染的抗议行动。有媒体评论认为,一场雾霾笼罩台湾,牵动上下权力布局,打乱电力配置,民进党“无核家园神主牌”摇摇欲坠,PM2.5可能让“2025年非核家园”政策跳票,“呛伤小英能源政策”。。可以说,能源结构改革引发的电力紧张与空气沙污染问题,成为新难题。

 

 

责任编辑:黄杨

共6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台房屋中介:房市触底 第4季民众买房意愿提升
·台湾11月经济景气信号转黄蓝灯 消费者信心微降
·突围“双面向经济” 台当局要破除不实假设
·优势早质变 台学者指台湾经济陷“双面向”困境
·台研究机构:台湾经济走势“乐观、不安并存”
·台研究机构:台湾经济走势“乐观、不安并存”
·台湾11月份经济景气信号转黄蓝灯 消费者信心微降
·月薪三万元是蔡英文的梦想?
·赖清德拼经济 盼经济成长超越2.29%
·台湾制造业和服务业营业气候测验点连续三个月下跌
·台"国泰"预估:明年全球景气平稳 GDP可望保2%
·台湾的薪贫族
·“五缺”很严重 台湾经济弊病缠身积重难返
·“中研院”上调台湾2017年经济增速至2.64%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