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共和国亲两党的交流机制
时空在转换,今天政党交流的内涵、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为国共两党恩怨划上句号”、“两党和解”的范畴。自全国人大《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八项主张”、“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为核心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总体方略,提出了进行两岸交流、实现全面“三通”、举行政治协商的具体措施,两岸交流已经呈现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3月4日和4月29日两次发表重要讲话,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发展两岸关系的诚意和善意,得到了两岸同胞的积极响应。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国亲两党的首次会谈,商谈建立政党交流机制。
国共两党为两岸的共同繁荣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站到一起,对于60年的时隔,彼此都有“来得不易”、“相见恨晚”的感觉。两党决定,建立定期沟通平台,包括开展不同层级的党务人员互访,设立关于两岸和平发展和经贸合作的专门论坛,组织商讨密切两岸交流的措施等。胡锦涛总书记和宋楚瑜主席的会谈,是在台湾地区成立的亲民党第一次与中共会谈,成为两党制度化接触、协商的开端,成为两岸交流的新领域。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两岸政党交流并非排他性的,台湾地区的政党只要接受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中国共产党都愿意和欢迎与其进行商谈。
建议建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架构”
中国共产党和国亲两党认为,实现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双方建立政治上的互信至关重要。当前,要化解两岸僵局、重建双方互信,关键是台湾当局必须停止“台独”分裂活动,承认“九二共识”。为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认为,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要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累积共识;要顺应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潮流,要看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和亲民党的会谈中,在同样提出上述政治主张的同时,更是对“九二共识”再次进行了详尽的文字表述。上述政治共识,应该成为两岸政治架构的基础。
关于两岸协商对话。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两岸对话协商是双方加深了解、增进互信、扩大共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两岸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就发展两岸关系中共同关心和各自关心的问题广泛交换意见,务实解决问题,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对于如何恢复两岸谈判,关键是回到“九二共识”,展开平等对话、协商、谈判,开放议题进行讨论,以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和维持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对于参加对话协商的对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欢迎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代表性人士,同我们进行交流和对话。
关于政治架构的基础内容。在国共两党会谈中,特意提出“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避免两岸军事冲突”、“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可以优先进行。在中国共产党和亲民党的会谈中,建议推动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促进建立两岸和平架构;并期未来达成和平协议,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共同维护台海和平与安全,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只有建立“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架构”,才能为海峡两岸和平、合作双赢、共同繁荣提供政治保证,同时也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建议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中国共产党和国亲两党领导人会谈中,针对两岸经贸提出了具体建议,指出要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促进两岸展开全面的经济合作,包括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放海空直航,加强投资与贸易的往来与保障,进行农渔业合作,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问题,改善交流秩序,共同打击犯罪,进而建立稳定的经济合作机制,并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优先讨论两岸共同市场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亲民党的会谈中,针对两岸经贸合作、保护台商权益、促进人员交流提出了九条建议。中共台办主任陈云林还宣布,对台湾15种水果免税、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湾旅游、向台湾同胞赠送一对熊猫。“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将会为两岸各项交流制订必需的规定、法律和体制,为两岸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大大减少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干扰,为台湾经济带来新的动力。
进行两岸政党交流、建议建立“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架构”和“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台湾民意的呼喊,因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国亲两党交流的主要成果,也是能否解开目前两岸政治僵局、在两岸交流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对此,陈水扁当局千万不要错失时机。
华夏经纬网专稿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
![]() |
|
共1页 |
![]() |
|
![]() |
![]() |
文章排行 |
![]() |
![]() |
最新专题 |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