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评陈水扁“双十讲话”
一篇没有掩饰的"台独"宣言书
华夏经纬网   2004-11-01 10:56:29   
字号:

1010日,陈水扁假借所谓“中华民国”“国庆节”发表了一篇以两岸关系为主旨的谈话,名为“释放善意”、“期待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实为公开宣布“台独”,是一篇没有任何掩饰的“台独”宣言书。对此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

一、陈水扁谈话是一篇“台独”宣言书

1、以“一边一国”正式定位两岸政治关系。陈水扁提出:“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这是彻头彻尾的“一边一国”论,是将“中华民国”的主权正式地限定于2300万台湾民众,即限定于台、澎、金、马,海峡两岸,“一边一国”,互不隶属。尽管以前在选举期间陈水扁也有过类似的言论,但在台湾“中华民国”“国庆节”的重要场合,如此地正式提出,这还是第一次。其“台独”立场远远地超过了2004520日“就职演说”的基本立场,这是明显地在涉及国家主权与领土问题上对一个中国的原则进行挑衅,是民进党当局在“台独”道路上又大大地向前走了一步。

2、在国际上鼓吹“海峡两岸,两个国家”的谬论。陈水扁以台湾是一个“国家”为由要求“加入联合国”,他提出“台湾是一个主权在民、享有充分自由与人权的国家”,“具备充分治理的政府及完整的政治制度”,没有理由不加入联合国,“成为长期没有身份证的国际游牧民族”。他声称:“1971年联大2758号决议只处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及相关组织的代表权问题,从未赋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及相关组织‘代表台湾人民’的权利,因此,2758号决议不应该被错误的引用,变成将台湾排除于联合国体系之外的理由”。陈水扁的谈话意在以“加入联合国”为手段,在国际场合与国际舆论面前,彰显台湾的主权不属于中国。该谈话要旨不仅把台湾定位为一个“国家”,而且提出了一个“台湾民族”的概念,其意在有别于中华民族。

3、以大陆是“恐怖阴影”与“黑暗势力”挑衅大陆。陈水扁把中国大陆为了反对“台独”、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而进行的军事准备比作是“恐怖阴影”与“黑暗势力”,并把中国大陆的和平崛起比作是“穷兵黩武的侵略霸权”。这是典型的倒果为因,混淆视听,其意在蒙骗台湾社会,蒙骗国际社会与国际舆论。

二、陈水扁谈话没有新意,缺乏诚意

1、以“九二香港会谈”模糊“九二共识”。为了蒙骗美国等国际社会与国际舆论,陈水扁在谈话之前一个星期就预告的所谓新提法、新善意是提出“两岸可‘以九二香港会谈为基础’,寻求‘虽不完美,但可接受’的方案,做为进一步推动协商谈判的准备”。所谓“九二香港会谈”是个模糊的词汇,与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在香港会谈后所达成的“九二共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陈水扁的谈话完全是在玩弄文字游戏。而事后民进党当局确定的由“陆委会”负责对外统一口径的说法是:“九二香港会谈”不是“九二共识”,当时的会谈在政治议题上没有达成任何共识。由此可见,陈水扁的所谓“九二香港会谈”依然是“九二精神”的翻版,依旧是“没有共识的共识”。

2、陈水扁提出的“两岸应该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同步检讨两岸军备政策”、“共同研议形成‘海峡行为准则’,做为台海永久和平的具体保障”等漂亮的说辞,在陈水扁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回到两会所达成的“九二共识”的原则立场上来,再漂亮的词汇、再诱人的语言,也只能是说说而已,尤其是在民进党当局一方面声称追求两岸之间的和平与稳定,另一方面加紧推行“台独”路线、挑衅大陆、走战争边缘政策。这样,两岸政治关系只会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僵持,在彼此之间政治互信高度不足且每况愈下的情形下,如何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又如何有台海两岸永久的和平?

值得指出的是,在台湾民众希望两岸关系稳定、期待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良好愿望下,陈水扁的谈话不仅具有挑衅性,无疑还有欺骗性。

三、陈水扁谈话意在骗取选票与缓解美国“促谈”的压力

陈水扁利用机会大谈两岸关系的目的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1、直接诉诸国际社会,向美国作交代。

一是再次释放“谋和”讯息,向美“输诚”。陈水扁连任前后,加快“台独”步伐,在“国号正名”、“国号简称”、“台海恐怖平衡”、“台湾是正常国家”等议题上大做文章,使两岸关系陷入前所未见的紧张,也冲撞了美国的亚太政策及其利益,引发美国不满。美国为此曾经多次公开警告并反对台湾单方面改变两岸现状,同时一再呼吁两岸“透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因此释放“谋和”讯息,向美国“输诚”,表明台湾并非是“麻烦制造者”,以此修补台美关系并进一步得到美国的认可与支持,成为陈水扁第二任期对美工作的重点之一。据台湾媒体报道,“520”后陈水扁立即召集亲信幕僚酝酿“双十”讲话。“双十”之前一周,陈水扁又连续“节目预告”,声称“双十”讲话将有重大善意,并将讲话稿送给美国“审阅”。陈水扁吃准美国不管台湾是否承认一个中国、“只要两岸能对话就好”的心态,大谈愿意与大陆“协商谈判”,还自说自话端出“管制武器”、“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共同研议形成‘海峡行为准则’”等明知没有一中前提根本无法实现的 “牛肉”,以迎合美国的需要。

    二是营造台海和缓气氛,为布什助选。美国总统选举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布什面临对手克里的强力挑战,连任之途充满荆棘,必须全力以赴,无暇兼顾其他,加上美军在伊拉克陷入泥潭不能自拔,自然不希望两岸擦枪走火、台海局势失控。民进党当局自认布什连任对台湾最有利,而两岸关系稳定对布什选情有助益,所以要制造一种“缓和两岸紧张关系”的气氛,以便“让布什专心竞选,不需为东亚分心”。

    三是为军购案寻找借口,讨好美国。早在20014月,美国布什总统就批准向台湾出售“纪德”级驱逐舰、柴油动力潜艇等先进武器但因台湾内部种种原因台美军购交易执行迟缓,从而引发美国政府和军火商的“强烈不满”,几年来频频施压。2004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美方更是迫切希望台湾能提出履行重大军购案的进度表,以便布什总统向力挺共和党的军火商金主交差。62日,宣誓就职不到两周的陈水扁匆匆推出推出延宕多年的巨额军购案,合计新台币6108亿元(约合182亿美元)。为了解决这笔向美国交付“保护费”的财源,民进党当局拟以释股、卖地、发行公债等方式来筹措,因此引发台湾各界纷纷反对,抨击这是“凯子军购”。陈水扁无视岛内半数以上民意反对当局以巨额向美国购入军备的现实,在“双十”讲话中拿两岸军事对峙大做文章,称“目前海峡对岸由超过600枚的飞弹瞄准台湾,平均每年以5075枚的速度持续增加,这是台湾人民及国际社会绝对不容坐视的严重威胁”。显然陈水扁诬蔑大陆“威胁”,是为赶在11月底“立法院”第二会期结束前通过军购案而寻找借口。若获成功通过,既可帮助布什总统拉抬选情;又可以军购案作筹码,美国新政府示好,谋取“台美关系突破”,增强“以武谋独拒统”的能力。

正如民进党“台独理论大师”林浊水所说,陈水扁的“双十”讲话没有新意,唯一的效果是符合美国期待。因此美国务院以罕见的高效率在陈讲话后不到三小时就发表声明“欢迎”陈水扁的讲话,并高度评价其传达了“建设性讯息”、“提供了降低紧张和恢复两岸对话的创意”。有岛内媒体认为“双十”讲话初步得到美国良好积极的反应,“在应付国际宣传上至少已取得正面的评价”。

    2、操弄两岸关系,为年底“立委”选举布局造势

由于“319”枪击案引发的政治风波并未因为陈水扁就职而消失,其当选“正当性与合法性”的质疑未解,朝野严重对立,军购争议不断,财经问题多多。即将于1211日投票的“立法委员”选举依然是蓝绿对决态势,选情日趋紧绷,泛绿能否赢得过半数席位实现“全面执政”尚无绝对把握。擅长政治造势和左右媒体重视的陈水扁必须寻找议题炒作,转移视线,缓解压力,既要凝聚泛绿选票,又要争取非蓝非绿的中间选票,还要抢挖淡蓝选票。

然而,陈水扁难以在内部找到有利的政治议题,便利用“双十”讲话抓住台湾“参与联合国”、两岸关系等议题炒作造势,为选战铺路。不仅用针对大陆与国际社会的“台独”论调和激烈语言凝聚泛绿支持者,还用虚幻空洞的“缓和”言词开“选举支票”拉拢中间选民和工商界人士。如大谈“不管是认同中华民国或者认同台湾,都是对国家认同的忠诚表达”,以迎合岛内认同“中华民国”、热爱台湾的主流民意;提出“以九二香港会谈为基础”推动两岸协商谈判、研拟“人货包机”方案与大陆协商等,安抚希望台海和平稳定、两岸尽快直航的多数民众。陈水扁的如意算盘是如果大陆同意重启两岸协商,则自然成为民进党当局的大功劳,以此体现其有能力缓解两岸关系,对年底选情绝对加分;反之,如果大陆没有回应,他就顺理成章的攻击“大陆打压台湾”,再次玩弄台湾意识中的“悲情牌”,并把两岸不能对话的原因归罪于大陆。

华夏经纬网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