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台海评论 2013台海风云录 问道2014
朱穗怡:两岸媒体常驻问题亟需解决
华夏经纬网   2013-12-24 16:19:35   
字号:

    由中央电视台首次举办的“两岸媒体前瞻论坛”2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登场,共有来自两岸超过70家主要媒体高层以及研究两岸关系、新闻传播的知名专家学者等100多人聚集一堂,围绕媒体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责任展开研讨,是近年来两岸新闻界举办的具有较强代表性和较广覆盖面的高端新闻论坛,对提升两岸新闻交流水准、进一步发挥媒体对改善发展两岸关系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媒体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当下两岸交流规模不断扩大,领域持续拓展,层次显着提升,形式日益多样,合作逐渐深入,都需要两岸媒体及时传递信息、提供舆论支持,让两岸同胞以及海外人士充分了解两岸关系发展的情况,有助于减少误会,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融合。由此也突显了两岸媒体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对此,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论坛上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强正面客观报道;二是积极传播“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三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求同存异”。

  张志军的“三点建议”值得两岸媒体人仔细斟酌。诚然,自2008年两岸关系大幅改善后,岛内主流媒体也对大陆社会发展状况,如每年“两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共最高领导层换届,“神舟系列”宇宙飞船升空、“嫦三”登月,以及两岸各领域的交流活动给予了较多篇幅的正面客观报道,而且发表评论文章赞叹大陆各方面快速发展,支持两岸走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但岛内也有个别媒体至今不仅仍戴有色眼镜看待大陆,更对两岸事务极尽抹黑之能事,误导台湾民众,破坏两岸同胞之间的友谊,为两岸和平发展制造阻碍。这种违背职业道德、造谣惑众的媒体必受到两岸同行的谴责,更失去读者的信任。

  在论坛上,两岸媒体人亦共同期盼两岸媒体早日实现互设常驻机构。因为随着两岸关系深化发展,涉及两岸的新闻量成倍增加,目前的短期驻点采访已无法适应两岸关系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潮流。两岸媒体不能常驻,也不利于记者熟悉环境、累积经验。其实,大陆对于开放台媒登陆采访一直采取较开放的态度,早在1996年就允许台湾记者驻点采访。而台湾方面则于2001年底才有条件地允许大陆媒体入岛驻点采访。但在2004年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因客观报道了台湾社会与民进党当局不同的声音,就被即时停止在台驻点,直到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才恢复驻台。

  相较于两岸如火如荼的经贸往来,两岸新闻交流已显得滞后。而纵观两岸新闻交流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两岸主流媒体既是见证者和记录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两岸新闻交流停滞不前,不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张志军承诺国台办愿继续为两岸新闻交流提供更多便利,期盼台湾方面也同心携力,推进两岸媒体交流与合作。

 

来源:大公网

 

责任编辑:黄杨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