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台海评论 2013台海风云录 问道2014
两岸政治对话新模式浮现
华夏经纬网   2013-12-19 09:03:55   
字号: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路梅)2013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16日在北京举行,与会学者就一年来两岸关系中的热点展开讨论。

  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志怀在会上指出,2013年两岸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两岸政治互信得到进一步增强。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更多的积极因素,为两岸互利双赢创造了重要条件;两岸政治接触与对话的新模式应运而生。以今年10月的“张王会”(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为标志,不再借助白手套的、两岸事务主管部门间的制度化联系、互访、正式磋商与会谈将会随之浮上台面,这必然会引发两岸关系产生新变局,其影响将格外引人关注。

  他还指出,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的两岸和平论坛,为共同破解两岸政治难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两岸民间政治对话迈出具有开创新意义的重要一步。

  回顾两岸经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冠华认为,在全球经济继续深刻变革及两岸经济加快转型的大背景下,两岸经济合作也步入深化发展阶段,总体朝向良性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两岸经济关系正处于一个新的重要“蜕变”阶段,需建构更具前瞻性的目标与架构加以应对。

  他指出,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作为今后中长期目标,构建统一大市场的中华民族经济体应尽快提上日程。两岸经济一体化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更强大的经济动力,加强两岸共同治理程度和水平,符合两岸经济转型升级趋势,有助于两岸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并从全局上更好地处理两岸日趋复杂的利益关系。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长朱卫东认为,2013年,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面临的调整压力越来越大。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消极变数,民进党出于各种压力和考虑被迫摆出了调整两岸路线的姿态,尽管最终并无任何实质突破,但其“台独”路线已越来越难以为继。另一方面,过去五年多两岸关系历史性转折带来的巨大的“和平红利”和“经济红利”,使得两岸关系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内驱力和惯性,赞同两岸和平、合作双赢的民意正日益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根本的推动力量。

  由于2014年台湾各地将进行“七合一”选举,多数与会人士对于2014年两岸关系的发展持谨慎观察态度。

  研讨会由全国台研会主办,来自两岸的5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完)

 

责任编辑:黄杨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