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台海评论 2013台海风云录
“台湾人这么看我们的”,你怎么看?
华夏经纬网   2013-12-17 15:52:08   
字号:

 

    天涯一篇题为《发现一个好玩的帖,原来台湾人是这么看我们的!》的帖子引爆两岸网络,在帖子中版友“夜空的星陨”截屏了许多台湾电视节目关于对大陆错误理解的、甚至是好笑的画面,例如大陆女孩没见过包包、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大陆没有热水器、大陆人分不清左右、大陆产妇学着台湾坐月子等等,如此画面让大陆网友均笑从中来,纷纷吐槽。 【阅读】

         在大陆吃泡面五六十人围观           大陆男生对台湾女生有无限遐想  

    

         大陆没有热水器          《爸爸去哪儿》KIMI家教第一   

   

误读截选

●消费不起茶叶蛋 在大陆吃泡面五六十人围观

  而且他们好像不会吃茶叶蛋,那个茶叶蛋的东西,事实上他消费不起。茶叶蛋都消费不起,人均所得很低的。在深圳火车站吃泡面,引起五六十个人围观,大家觉得这个东西这么香。

●大陆人分不清左右

  而且他们那边那个转弯,好像跟我们台湾不太一样,他们都说大拐、小拐。我要左拐跟右拐就好啦,没有,他不行。他们有些分不清左右。

●产妇学着台湾坐月子

  台湾的产妇在产后要坐月子,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过在中国大陆呢,原本是没有这个风俗习惯的。但是随着两岸之间的交流,台湾节目在大陆的热播,那么许多对岸的妈妈们现在也流行起坐月子了。

杨丞琳&阿雅:大陆穿睡衣的都是有钱人  

●大S是仙女下凡

●河南跟河北是中国最穷的城市,就他们的所得而言,冷冻水饺是非常昂贵的。

●马勒戈壁是真实地名 在中国有一个地方叫戈壁,然后有一群羊驼,叫草泥马对不对,然后叫马勒戈壁,这是真的地名。因为生态危机的关系,被一些河蟹把那些草,把卧草吃光了【更多】

 

“存钱到台湾”成大陆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做的事。图片来源网络

   大陆网友——”讽刺无下限 无知“

  对于台湾节目中一些嘉宾的说法,很多大陆网友纷纷表示“傻眼”,不理解为什么台湾节目会对大陆有这样的认知。难怪网友反击出言不逊的嘉宾为“岛民之蛙”。网友都表示无力吐槽了,这些台湾节目真是把台湾民众当成蠢货吗? 【阅读】

   台湾网友——“小鼻子小眼,只能说井底之蛙”

   “陆盲”显现偏见与无知 台湾网友都觉得丢脸 相比底层民众,台湾的政商界人士,更有机会看到一个全面的大陆。经常上政论节目的绿营学者郭正亮,在微博发出评论,认为台湾名嘴“如此以讹传讹,如此自以为是,如此误导民众,如此不了解大陆”,实在令人汗颜。 【详细】   

    在台陆生——刻板印象导致两伤

   因为大学时老师总喜欢讲新闻媒体在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陆生言牙曾经对台湾媒体很是神往。来了之后才发现,什么“言论自由下的媒体第四权”终归是想象,“一百个频道竞争八百万户收视”才是现实。一派和气的台湾人到了电视上就是各种出位与狰狞,谦和包容的精神在镜头前也变得一惊一乍又狭隘偏颇。 【详细】

    媒体人——台湾综艺节目 没内容没思想不改进

   论坛上一则《发现一个好玩的帖,原来台湾人是这么看我们的!》的帖子引爆网络,内容充斥台湾综艺节目对中国大陆的误解与偏见。对此,台湾资深娱评人麦若愚批评,台湾综艺节目没内容、没思想、没企划,却不见改进,总拿没有钱做借口。 【详细】

相关报道:高凌风批台湾综艺节目没希望:因陋就简、恶性循环

         台湾媒体乱象 只重腥膻不求深度  透视台湾名嘴乱象

   “三全食品”——跟进打广告

    随着“河南跟河北是中国最穷的城市,就他们的所得而言,冷冻水饺是非常昂贵的”的误解帖子发出,三全食品在新浪微博借机而上,将帖子内容与产品宣传结合,娱乐一把自己又宣传了一下自己。 【微博图片】    

 

   理性看待两岸民众认知落差 媒体发挥正能量——   

   尽管不少内容几年前就已播出,嘉宾观点也早已过时或有所偏颇,但仍然引发大批网友的关注和议论。这一现象表明:两岸民众间的确存在不小的认知落差,彼此间的了解和理解亟需加强,而媒体和民众更需在其中发挥正向功能。 【详细】   

   台湾人不了解大陆说明两岸交流还不够——

     时义愤容易消解,然而此次事件引起的反思仍未结束。海峡两岸互通有无已近三十年,自2008年两岸真正实现“三通”,也已过去五个年头。政治上的接洽愈发圆融,但是两地民众的交流却似乎还没那么圆满。这不是靠制度上的放开或是鼓励就能解决的,人际的交流靠的是心意的诚恳,表现在行动上,便是对于彼此不同以及因为不同而带来的小龃龉的宽恕与包容。与国际友人相交尚且需要“求同存异”,何况与一母兄弟。 【阅读】

       两岸民间交流 从抱怨、倾听到改变——   

   不论是批评还是赞誉,其实都是两岸从陌生到认识的过程。陆配及陆生的“反击”,只是想要改变台湾人对大陆的偏见,台湾作者从过去所呈现的不适应感到现在的换位思考,也同样是认识加深以后的转变。【详细】       

   历经数十年分隔,两岸民众对彼此的了解并非一蹴而就,若想期盼水到渠成势必要经历磨合与融合,而这期间不仅是两岸民众互相在交流中对彼此加深理解,以耐心与爱心彼此体谅,两岸媒体同样承担着传播“正能量”的职责。我们应放下对彼此“台湾媒体腥膻”、“大陆民众陋习”的指责与误解,解除抱怨,试着倾听,共同努力从“误解”迈向到“了解”!

 

责任编辑:黄杨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