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第十一届两岸关系研讨会 专家观点
唐永红:逐步实现两岸产业 对接与发展
华夏经纬网   2013-03-25 12:26:22   
字号:

  去年两岸贸易投资的增长势头在减慢,这体现了我们两岸经济发展模式、两岸经济本身的结构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货物贸易自由化进程缓慢,双向投资,政策化和自由化还有待进一步推进。

  其次,产业合作领域不够宽,合作机制不够健全,两岸产业对接与合作,步履艰难。目前,两岸产业合作模式仍然比较粗放,很少研发及产品标准等领域的合作。两岸产业合作模式比较简单,主要以进口——大陆生产——出口欧美这样的分工模式为主,这种模式使得两岸产业在整个国际产业链中处于较低的地位,极易受到国际市场变动的影响。建议双方拓展领域,优化模式,向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拓展。

  最后,两岸互信不够。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步入深水区,经济合作存在根本障碍。两岸经济既有合作性也有竞争性,需要协调合作。经济合作涉及利益分配,这些分配问题异常复杂。事实上,只有相互开放,才能整合两岸经济关系的互补性,才能拓展和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发展,也只有在共同利益不断增进的基础上,两岸经济合作才能持续跟进,合作双方才能有自身的经济利益。

  在转变两岸经济合作方面的理念上,有三方面的思考:

  一、以形成两岸经济共同体为导向,以经济开放、平等互利为原则,不过度强调单方利益,“你中有我”,为两岸经贸发展提供动力,从而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基础。

  二、以宏观经济利益为依据,形成利大于弊的两岸经济政策,让更广大红利惠及两岸民众。

  三、 兼顾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整合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整合双方的互补性优势,培育与提升两岸可持续的经济竞争力。要构建自己的标准与品牌,拓展产业合作的领域,提升产业合作对接的层次,优化产业结构的模式,向服务业、新兴产业方面拓展,逐步实现两岸产业对接与发展。

 

责任编辑:高萌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