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2台海风云录
港媒:解读台当局释放两岸“和平协议”正面讯息
华夏经纬网   2012-12-24 16:25:18   
字号:

    台湾“陆委会”日前谈及两岸“和平协议”,虽然重申洽签“和平协议”并非台湾施政优先项目,但希望大陆能就“和平协议”的内容提出更为具体的说法,否则很难再进一步讨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正面讯息,表明台当局愿意正视两岸政治议题协商,愿意就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但由于要顾及岛内政治气候及民间各种声音,依然抱着小心翼翼的态度,不轻易作出承诺。

  上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希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对于大陆释出商谈政治议题的讯息,岛内主流媒体和学界反应积极,纷纷呼吁马当局应着手应对两岸关系全面发展局面的到来,不能再以不变应万变,并直言两岸关系已迈进“深水区”,下一步就是政治谈判,马当局无法回避。尤其马英九两岸政策重要智囊苏起近期多次指出,两岸政治与经济是绑在一起的,政治走到哪里经济就走到哪里。ECFA的签订,也经历了各自研究、共同研究、共同谈判三个阶段,两岸政治议题协商也可遵循这样的模式。

  目前岛内舆论对两岸“和平协议”持正面态度,马当局的态度也随之有了微妙的变化,希望大陆能说明“和平协议”的内容,再作进一步行动。在台当局看来,多数“和平协议”是指停战或互不侵犯条约,但现在两岸军事冲突对峙已是过去式;如果大陆要谈的是指涉统一的协议,现阶段可能较难获岛内民意接受。所以,台湾方面对“和平协议”仍瞻前顾后,不敢轻举妄动。大陆可就相关问题与台湾适当沟通,以坚定台湾进一步研商“和平协议”的决心。

  不可否认,在近年国共对话的努力下,两岸结束了剑拔弩张、兵戎相见的年代,但一旦台湾政党轮替,这样稳定融洽的局面是否可长久持续,不无疑问。岛内“台独”分子一直蠢蠢欲动,寻机搞事,台海局势的稳定发展不是必然的,要实现长久的和平发展,必须面对包括“和平协议”在内的政治议题。

  当下两岸经贸交流热络,但那是建立在“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石之上的,换言之,两岸互信走到哪里,两岸交流也走到哪里。两岸只有正面展开政治议题协商,才能突破两岸关系发展的瓶颈。诚然,两岸到底何时才能签署“和平协议”,无人知晓,但绝不能守株待兔、消极以对,应主动创造条件,加速民间智库对话,化解分歧累积共识。如此两岸签署和平协议终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大公报】

 

责任编辑:左秋子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