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2台海风云录
两岸文化合作机制的建立要看马的意志
华夏经纬网   2012-12-24 16:00:12   
字号:

   2008年马当选后即提出,支持两岸经贸和文化交流正常化,对两岸签署相关协议已经准备好了。4年后,两岸经贸正常化目标基本达成,只有文化交流机制尚未建立。至2011年,“陆委会”始终以“目前看来没达到这个阶段为由,明确拒绝两岸签署文化协议。分析其中原因,大体有三,其一,台当局目前文化交流合作的重点在文化产业利益,现有协议已基本能解决台湾方面在文化交流领域中遇到的问题;她关注的下一个议题是签署两岸出版业的协议。其二,台认为,签署文化协定要建立在双方文化的彼此认同之上,目前岛内民众无论是历史价值观还是政治价值观等都与大陆社会的差异相当明显,民调显示岛内民众对大陆社会的认同度也相当低;其三,岛内对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关系的认知也有相当大分歧,这本来就关涉彼此“身份”认定问题,加之选举年也容易给民进党攻击口实。因此,马当局对签署文化协定的动力不足。

  而2012年选后,两岸文化协议的签署再次成为两岸关注的热点。2012年5月,首任台“文化部长”龙应台对两岸签署文化协议表达开放态度,并提出召开“两岸文化前瞻论坛”预为探路的设想,并对推动两岸互设民间文化办事机构态度积极。但2012年8月,龙应台在美国访问时却明确表示,除非有非常实质意义的内容,目前没有考虑与大陆签署文化协议,只希望与大陆讨论排除两岸文化交流障碍议题,并进而提出两岸文化制度不同等不签的理由。对此,“陆委会”则明白声明,两岸签署文化协议没有必要,在文化交流上有许多民间机制作为互动平台,两岸民间交流已相当顺畅。鉴于马当局内部分歧,大陆虽然对两岸文化协议的签署、交流机制的建立始终积极推动,但也采取了相当务实的态度。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就龙应台两岸互设民间文化办事机构予以正面回应,并就“两岸文化前瞻论坛”特别明确表示,“文化协议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分步骤进行,大家可以沟通协商”。就台文化企业关心的两岸文化合作中的诸多障碍在民间层次无法解决的问题,日前海协会长陈云林在台北表示,文创产业的合作可以纳入ECFA后续协商议题之服务贸易协商。上述情况看来,未来两岸文化协定的签署及签署方式、两岸文化机构的互设,都要看马英九的意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徐青)

 

【中评社】

 

责任编辑:左秋子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