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2台海风云录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热度席卷台湾
华夏经纬网   2012-12-24 10:50:45   
字号: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已于北京时间1900公布,中国作家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也由此成为诺贝尔文学奖100多年历史上,首位获奖的中国作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的颁奖词是: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阅读】

 

 莫言获诺奖全回顾 

    对中国文学界和作家莫言来讲,2012年是不平凡的、注定载入史册的一年。【回顾】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几个月里,我们发现,莫言这个曾经“为吃饱饭而创作”的高密汉子,给中国文学带来了一次“大震动”。而他本人处于中心,却一直“巍然不动”。

  北京时间今晚2330分,诺贝尔颁奖礼将在斯德哥尔摩音乐会大厅进行。届时,莫言将上台接受瑞典国王颁发的奖章,为这桩中国文坛的大事件划下句号。【专题】

莫言主要作品一览

莫言成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 莫言着燕尾服领取诺奖 晚宴致辞:无用令文学伟大

●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写作风格大胆 曾屡次获奖

 

 诺贝尔奖在台湾掀起“莫言热”

    大陆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引发台湾岛内新一轮的“莫言热”。莫言的好友作家张大春说:“实至名归,莫言创造新的中国叙事体,诺贝尔文学奖看见中国了”。

    1011晩间,岛内网络、广播、电视、通讯社多种媒体即时播发了莫言获奖的消息。12日出版的多家大报更是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图文并茂报道莫言“以魔幻写实手法糅合中国乡土民间故事、历史及现代生活。” 【详细】

     杨毅谈莫言获奖——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举行。大陆作家莫言于本月11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两岸文学界同感荣耀。对此,发言人杨毅表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人都与有荣焉。我们希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继承、弘扬我们中华文化。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龙应台称与莫言在北京相识约20年。谈到莫言,龙应台说,莫言创作当中充满土地的元气,“每回读莫言的小说,都会感叹,我不如他”。龙应台表示,自己最喜欢莫言的《生死疲劳》一书。“他的小说充满方言,可以彻底看到村落的经验是如何给人充沛的生命力,最泥土的人就最国际。”

台湾作家骆以军——他曾与到访的莫言进行“新世纪华语文学”对谈。骆以军表示,莫言的魔幻不是虚的,而是实的,他对民间有深刻的观察。

    台学者称莫言获奖 超越民族、文化隔阂——莫言的获奖,意味着华人小说足以超越民族、文化的隔阂,对于华文书写的未来充满更多可能性。然而,不论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谁,人性永远是其主轴。小说家都必须深刻反省面对人间灾难的生命态度。

 

  著作再版热销

    1012,也就是大陆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天中午,记者来到诚品信义书店的“现代文学”柜台,发现莫言的书籍只有两本,便询问前台。“不好意思,我们之前的库存不多,今天一早就卖光了。”

    仅仅一个小时后,记者再次来到“现代文学”的柜台,发现莫言的书籍摆满了整个桌子,从《酒国》到《蛙》,从《檀香刑》到《四十一炮》,品种齐全,并在显著位置赫然摆放了一个精致的牌子“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并引用诺贝尔奖委员会评语“莫言将魔幻写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合而为一”。 【详细】

台湾学生读莫言:不一样的乡土

 莫言加持诺奖桂冠 两岸与有荣焉

 贺莫言获诺贝尔 台媒:相遇红高粱奇幻家乡

 

 

责任编辑:黄杨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