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0两岸迈进大交流时代 2010:印象
以议题为导向应是“陈江会”的基本共识
华夏经纬网   2010-12-29 11:22:17   
字号:

    中华日报刊载社论称,两岸第六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只签署一项《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对“两会”期望甚殷者,或许觉得收获太少,但仔细想想,慢慢来反而对台湾比较好。

   两岸关系和平气氛已经营造成功,在交往过程中,马当局订下“先经后政、先易后难”步骤是正确的;因为,从有形条件看,台湾小于大陆许多,必须一步一脚印,务实从事,否则一旦跨出去的脚步被绊住,进退两难,对台湾将会伤很大。

   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日前表示,两会会谈应以“议题”为发想,如果议题形成条件不够成熟,或双方想法尚未达成共识,两会开会时间就不一定非要制式的定在每年六月、十二月召开不可。江丙坤强调,如果没有重要议题待决,不开会也行。

   “两会”之召开排除“形式主义”而采“实质主义”,基本上就是“务实”的做法。在此前提下,就没有所谓“进度”问题,只有对目标的思考与掌握,这对较小一方的我们是有利的。

   譬如,台湾方面希望《两岸投资保障协议》能在“陈江六会”完成签署,但大陆对部分内容有意见,相对提出陆资来台问题,台湾方面不能接受,宁可不谈,得待进一步蹉商磨合。“陆客来台自由行”是另一个例子,过去大陆对此议题也有若干意见,经双方多次协商后,终于获得共识,明年初起就可以启动了。

    在第六次会谈中,大陆代表曾希望将教育、文化、新闻交流等协议,列入下次会谈议题。台湾不乏有人对上述议题表示认同,故而两岸要扩大交流面,这应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不过,“陆委会”高层表示,大陆提出这些议题的“背后意识”,台湾方面若不能全盘掌握,并将所夹杂的“难题”逐一排除,必然成为台湾方面谈判的障碍。因此,相关议题必须在会谈之前先行磋商,取得共识后才能成案。

   两岸之间的谈判,固然不能完全不考虑对方的利益,但总是以争取我方利益为前提。“先易后难”因此成为马当局处理两岸事务的基本态度。

   两岸六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已签署十五项协议,如何使这些协议彻底落实,两岸各有许多方面尚待努力。眼前最重要的,当为ECFA已完成签署,早收清单将于明年元旦起实施,但包括投资保障等后续性协议还在协商中。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在本次会谈中表示,两岸在短短两年多时间有如此成绩,令人十分满意。这的确是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但唯有把签署的每项协议,都形成制度步步落实,才能让人真正满意。

   在错综复杂的两岸关系中,先抽离出“易”的一部分予以解决,应该是双方都乐见其成的。江丙坤以“议题”为两岸两会会谈必要条件,值得台湾人民支持。

 

责任编辑:赵娜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