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10两岸迈进大交流时代 2010:疑问
蔡英文突然宣称调整大陆政策有何背景?
华夏经纬网   2010-12-29 10:44:04   
字号:

    新华澳报发表评论文章称,上周六在蔡英文与尤清进行主席选举政见发表会的过程中,双方火药味十足,以创党小组发起人自居的尤清率先开炮,痛批蔡英文在与马英九辩论“ECFA”后,竟说出“不排除与大陆对话”的说法,明显违背民进党“台独党纲”,难道要废此党纲吗?蔡英文则响应表示,民进党将在“和平交往”与“主权独立”原则下,发展务实对大陆政策。她并称,和大陆对话完全不涉及“台独党纲”修改的问题。这是蔡英文继日前发表“在不预设前提之下,不排除与大陆对话进行实质性对话”的谈话后,再次谈及民进党将会调整大陆政策。尽量今次是在尤清“挑衅”下作出的被动反应,但却把她内心的民进党与大陆进行对话的底线:“和平交往”与“主权独立”“齐头并举”,尤其是不修改“台独党纲”,暴露了出来。

    其实,蔡英文前一段时间关于“在不预设前提之下,不排除与大陆对话进行实质性对话”的谈话,是在放试探气球。不单止是要试探大陆方面的态度,能否在民进党不放弃“台独党纲”的前提下,进行民进党与共产党的党际交流,而且更是在试探台湾“深绿”势力的态度,以便为其《十年政纲》最后定稿扫除舆论障碍。

  蔡英文作出此大动作,具有个人及“为公”的两层背景。在个人背景方面,自“双英辩”后,蔡英文的在民进党内支持度明显下滑。虽然这并不妨碍她能继续当选民进党主席,但有可能得票率将不会如原先预期般高,而且原来选情并不看好的尤清,反倒会有不低的得票率,对她形成迫逼态势。甚至还会在党内滋生要藉此将她拉下马的情绪集结,挑战她的“领导权威”。谢长廷在马英九就职两周年之日组织“反ECFA静坐”,并“诚意邀请”蔡英文参加,就是有“赠庆”之意。而党内掀起劝进她参选新北市长的浪潮,除了确实是在为民进党的前景着想之外,也含有不满蔡英文“没有担当”之意,或是不屑她“作为三星上将却无直接参与选战经验”。在深绿不满的情况下,蔡英文必须争取浅绿的支持,才能扭转不利局面。

    其实,蔡英文作为国际经贸法学博士,及曾参与“入关”谈判事务,并非不知“ECFA”有利于台湾经济的发展。只不过是既然担任了“凡中必反”的民进党的主席,就屁股指挥脑袋,扛起了反对“ECFA”的旗帜。但既然自己作为具有专业素养的国际经贸法学的博士,而且也是口才便给,反应灵敏,竟然在“双英辩”中输给了专业“不对口”的国际公法博士,且马英九除了是辩论技巧运用的因素之外,显然也是因为“ECFA”是一个真理,对蔡英文本身来说也是“越辩越明”。她不得不思考,倘“ECFA”签署并实施之后,台湾经济确实因此而得益,未来民进党的发展前景是否会因此而受到窒碍的问题。而且,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也使不少民进党人人心波动,其“大陆观”悄悄发生变化,再加上相隔了四十年后,“台湾馆”重返“世博会”,他们都希望能“躬逢其盛”。除了云林县长苏治芬借故提前参观之外,屏东县长曹启鸿也公开表示将会前往参观。其它的一些民进党骨干人士,都将以各种名义前往参观。这不啻是等于在民进党内掀起了一股变相的“大陆热”。还有,民进党自己进行的民调也显示,大多数民进党人并不反对两岸交流。

    可以预见,未来的十年,无论是哪一个党“执政”,两岸交流都将会更为频繁。而大陆省级官员的访台活动,也有“大举南进”的态势,让民进党籍的南部市县行政领导人“受宠若惊”。福建省长黄小晶在张铭清被推撞的台南市,不但没有受得到任何暴力对待,而且还受到了包括民进党籍在内的民意代表的热情欢迎。这一切都在显示,人心在变。民进党再也不能死抱“老死不与大陆往来”的僵化意识了。作为民进党的主席,她不能不适应这个历史发展趋向。

    因此,蔡英文在党内一些年青骨干尤其是“新潮流”中的年青人的推动下,有意将两岸交流写进《十年政纲》中。但又不了解深绿的态度,于是就放出“在不预设前提之下,不排除与大陆对话进行实质性对话”的试探气球——既要突破不与北京交往的自设藩篱,又没有超逾民进党坚持“台独党纲”的政治底线。应当说,这个气球是放得成功的。因为除了是因为也是女性,也想当“女总统”的吕秀莲,因与蔡英文有“瑜亮情结”的酸溜溜而又无关重要的话之外,就只有“挺扁派”民进党台北市党部主委黄庆林跳出来表达反对态度,其它“独派”大老未见强烈反弹。因此可以说,蔡英文已为将两岸交流写进《十年政纲》占领了党内舆论制高点。

    蔡英文要推出《十年政纲》,当然是规范民进党自二零一零年至二零一九年的十年间的政策路向。而在这十年间,一些老“台独”将抵挡不住生老病死的大自然规律,而“天王”们也将因年龄等因素逐渐淡出政治舞台,民进党要与大陆进行交流,将会减少来自党内的阻力。而今后将会占据民进党政治舞台的党人,将会是一批“台独”意识不强,不反对两岸交流,但仍将会坚持“台湾主体论”的年青一代。

    民进党必须面对台湾政治基本盘蓝大于绿的事实。在单一名额的“总统”和“立委”选举中,如果蓝军没有分裂参选,民进党就必须依靠争取中间选民才能获胜。因此,在二零一二年的“总统”选举中,民进党不能打出“台独党纲”的招牌,也不能摆出反对两岸交流的姿态。即使撇开选举需要不说,民进党今后要发展,也得争取中间群众。这正是蔡英文宣称要调整大陆政策的“为公”背景之一。

 

责任编辑:赵娜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